暖风频吹之下,A股的春天有多远?
2018-10-15 19:12: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暖风频吹之下,A股的春天有多远?

​难熬的一周

过去的一周可以说是近年来让A股股民们最难熬得一周。如果说在此前的震荡下跌中我们还有白马股蓝筹股作压舱石,那么上周的重挫则彻底断了不少股民们反弹的念想。

受外围股市大跌影响,国庆节后首周A股跌幅较大,上证综指单周跌幅达到7.6%,大盘跌破“熔断底”,创业板指、中小板指同期跌幅也高达10.13%、11.32%,A股市场一片风声鹤唳。

A股是上周全球资本市场重挫的受害者之一。包括美股在内,欧洲、亚太地区股市也全线重挫。债市、汇市和大宗商品市场同样经历了难熬的一周。

​ ​ ​ ​ ​ ​ ​ ​ ​ ​ ​ ​ ​ ​ ​

(美元指数上周走势)

当我们沉浸在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时,这突如其来的一场倒春寒着实让所有投资者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周末暖风吹

寒冬之中,我们的A股股民是幸运的。刚刚过去的周末,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召开投资者座谈会,听取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的意见。

证监会称,与会的私募基金和个人投资者代表共15人。大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今年以来A股市场下行幅度与压力偏大的基本原因,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以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为主线来提振市场信心。

他在现场表示,部分意见可以吸收到政策中去。同时表示,现在股市的感觉像是在冬天,既然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座谈会上刘士余的主要表态)

在市场低迷之时召开主席和投资者面对面的座谈会,既表现了监管层对市场和投资者的重视,也体现了在关键时刻稳定市场、提振信心的意图。这或多或少传递出近期股市非理性下行,并已经逐渐触及股票市场的监管容忍底线的信号。

相比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刚刚发出的“春天已经不远了”,同一天央行行长易纲则显得“稳健中性”了许多。央行行长易纲指出,中国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中国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还有相当的空间。此前一天,他还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

10月14日,易纲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的发言,蕴含了超大信息量,表示货币政策方面,当前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既未放松,也未收紧。整个货币政策的趋势仍然是向着宽松的,开始主动引导利率下调。如果市场利率真的调整下来,那么对于股市来说,也就具备了中期反弹的基础。

(易纲的主要表态)

地方暖风正酝酿

除了监管层面的政策利好外,来自地方政府的“暖风”也正在酝酿。

10月13日,突然传出深圳市政府已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用于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的消息,在目前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引发市场担忧的情况下,深圳市政府此项举措无疑会稳定股票市场,提振市场信心。

而在该消息传出前,已有迹象显示,深圳市国资委大手笔入股上市公司。7月至今,共有英飞拓、科陆电子、怡亚通、梦网集团、英唐智控这5家上市公司与深圳市国资委下属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据统计,7月至今,深圳市国资委已出资近22亿元成功入股3家上市公司。

在深圳之外,国资密集“入市”也屡见不鲜。据粗略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数十家上市公司引入了具有国资背景的股东,相当一部分还发生了控制权变更。此外,多地正在同步推进国资入市事宜,涉及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河北、河南、山东等10余个省份。

政策暖风待起

地方政府的驰援和国资入市的加速,为上市公司提供充足流动的同时,缓解不少了市场的流动压力。来自监管层的政策暖风也同样蓄势待发。

10月12日,证监会刊发《关于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的相关问题与解答(2018年修订)》,对并购重组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细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证监会对配套资金用途的限制进行了调整,之后将被允许用于“补血”及偿债。

市场人士分析,每次对于配套资金用途的调整,都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当前上市公司流动性问题突出,为募集配套资金用途松绑,有比例限制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有助于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股市寒冬已然到来,在初秋时节我们盼望着能早日度过这个冬天。诚然,市场的下跌不可能靠一两道暖风就能涨回来,但是这些暖风多少能让投资者拔凉拔凉的心里增添一丝温暖。只有心暖了,投资者才能有希望,也才能有信心,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