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08
2018-10-18 10:53: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复盘2008

作者:凌鹏

最近有很多人开始把2018与2008年比较,认为是十年一遇的魔咒,1998、2008、2018……2008年虽然入行不久,但多少有点记忆,后来也反复复盘过,所以可以谈谈当年的行情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过来的。由于年代久远,数据记忆可能稍有偏差,见谅!

2007年10月16日,当上证综指以一个小阳线触及到6124.04后,谁又能想到那将是今后十几年无法企及的高点?此后一个多月,上证综指跌破5000点,但大多数人认为这只是行情上一万点前的蓄势调整,和之前的调整没有区别,并无恐慌,也少有人认为盛世已经结束、危机已然来临,一切都宁静安详!

紧接着,市场果然回头向上,重回五千,接近5500点,似乎要向10000点发动总攻,但那其实只不过是那一年为时不长的“春季躁动”。

1月15日到4月22日近三个月、上证40%幅度的下跌让很多人受伤惨重,大家开始意识到牛市结束,要开始还账了,但那个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和“次贷危机”联系在一起。那三个月困扰市场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通胀压力和成本抬升,石油和大宗商品不断上行,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根本原因在于成本而非需求。市场确实下跌,但是大家更多感受到的是繁荣过热、景气过头,而非萧条瑟索。那个阶段,虽然大部分股票是下跌的,但是局部还有热点,非但热、而且火爆。例如农产品和种子,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带动生物燃料和乙醇的需求上行,农产品的火爆甚至带动了钾肥等股票的异动。这个阶段,宏观层面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微观层面由于成本上升需求开始有所挫伤。场内资金非常煎熬,但高点离场的资金却磨拳霍霍,等待一个抄底的机会。

终于,破3000点和印花税下调点燃了这种热情。破3000让很多人觉得指数对折、占尽便宜,而2007年5·30的记忆让很多人觉得印花税的下调是一个很重大的事。市场确实在那几天出现了井喷,证券股更是连续涨停,但市场也只是横盘了近一个月以后开始了下半场。到1664点,3000点进去的人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因为100块跌到10块是跌90%,而50元持有到10元是跌80%。

6月10日,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下跌,直到这个时候,海外因素才成为主导因素。夜盘和海外新闻成为必修课,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快速补充美国经济的知识。那一年,市场上最火的研究员是高盛的宏观和策略,中金次之,由于高盛不参加新财富,所以中金成为当年新财富宏观和策略的双冠王。“次贷危机”的礁石不断浮现,利空总是一个接一个,到9月中旬“雷曼破产”,危机达到了顶峰。其实不仅是中国的看客,就连美联储主席都不相信雷曼会破产(详见伯南克的自传《行动的勇气》)。此后,金融市场瞬间冻结、出口断崖式下跌、订单消失、大宗商品暴跌、CPI从正传负,投资时钟突然从过热到萧条,一夜入冬,债券分析员开始吃香。政府开始行动,全球六大央行联合行动,人民银行也一次降了四次的息。9月份的后半月,在强烈的政策刺激下,市场迎来了快速反弹,这是继4月份“印花税”后市场由于政策刺激带来的第二波行情。

十一期间,海外很不平静,回来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就跌了5.23%,整个十月份指数下跌了24.63%,暗无天日、悲风凄雨。直到这个时候,大家终于看清楚了“次贷危机”,人人都宏观专家、金融危机史专家,认为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类似1929—1933年,中国30年的经济增长模式(出口导向)将面临挑战,苦日子才刚刚开始。就像现在,中小票经过了13个月的连续下跌后,大家终于明白了“国进民退”。

1664点出现在10月28日盘中,但当时并无政策。11月7日,市场盛传大摩龚方雄的一篇报告,其实这篇报告就两页纸,除去前言和第二页的DISCLOSURE,也就一段文字:中国政府可能要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四万亿”。第二天,大盘暴涨7%,水泥连续六天涨停。但市场其实并不是特别兴奋,基金经理更是麻木的看着盘面,因为大家相信这可能是破千点前的最后一次反弹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