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币创22个月新低 距破7仅一步之遥?
美国财政部在北京时间周四(10月18日)凌晨公布了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未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即认为中国没有操纵汇率以获取不公平贸易优势。
就在美国财政部公布汇率之前,中国官方也多次强调,中国决不会走靠人民币贬值剌激出口的路。中国坚持市场化汇率改革方向不变,不仅不会搞竞争性贬值,还要为汇率稳定创造条件。
除了美国公布汇率政策报告外,另一份同日来自美国的消息一样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北京时间周四(10月18日)凌晨2时,备受关注的美联储会议纪要如期出炉。美联储官员仍然相信,继续逐步加息是保持经济稳定的最佳方案。
受此消息影响,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强,并创下一周来新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破6.94关口,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18日调贬172个基点,报6.9275,创2017年1月5日以来最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94关口,创下22个月的新低。
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创下2017年1月以来新低,早在我们预料之中,只是本来寄希望于启动“逆周期因子”能够迟滞人民币汇率下跌的进程。现在看来,如果后续人民币汇率不出现大幅反弹。那么,今年第四季度人民币跌破7关口的概率已经非常的大。目前,人民币汇率下行趋势非常明显。
首先,美联储刚刚召开的会议纪要暗示年内还有一次加息,未来继续实行渐进式加息的方式来控制通胀。多数委员表示,目前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就业市场强劲复苏,通胀接近达到预期目标,美联储有必要暂时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长期水平的评估之上,以降通胀风险。于是美元指数继续走强成为可能。
再者,美国现在奉行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而中国央行是偏向宽松的货币政策,中美两国在货币政策上的分道扬镳,使得人民币汇率有较大的下行压力。
特别是全球央行都在跟着美联储收缩货币,而中国央行却在连续定向降准,一次释放了7500亿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向下调整是大趋势,而像逆周期因子等工具,最多也只能是迟滞人民币汇率下跌的进程。
最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随着房地产市场趋冷,全球贸易摩擦抬头,旧的经济增长房地产投资和出口正在衰退。而新的民间消费和投资要想在短期内启动也有难度。现在也只能依靠政府投资基建项目,来为经济下行托底,以确保今年底6.5%关口不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所承受的贬值压力是巨大的。
现在对于央行来说,重要的可能并不是守住某个具体的点位,而是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小幅贬值即可,不要出现大起大落。同时,暂时汇率将会让位于稳经济和保房价。因为如果经济走弱、房地产泡沫破裂。那么,恐怕届时再想稳住人民币汇率都会很难。
未来人民币汇率能否守住7关口,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如果美联储在12月份再次加息,会对美元指数构成强力支撑。二是取决于中国央行是否要守住7关口,现在看来稳经济要比汇率更重要一些。三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要顺利完成,未来民间消费和投资来担重任。这个问题并不是短期内所能解决的。
人民币汇率创下了22个月来的新低,破7关口只是时间问题。目前,人民币汇率已呈下降趋势,逆周期因子等工具只能迟滞人民币下跌。而对于央行来说,人民币小幅贬值,尚可容忍,但是大幅贬值却不允许。未来如果经济健康恢复,那么人民币汇率重夺失地,也可预期。况且人民币汇率适当贬值更有利于提高中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