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季度资本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
本报记者 姜业庆
近期,A股和初秋的天气一样,阵阵“寒意”扑面而来。但近来部分机构发布的第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称,资本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
面对近期变幻莫测的市场,长信基金认为,投资者无需过度恐慌,因为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尽管受海外市场“寒流”影响,A股被悲观情绪笼罩,但积极的因素也逐渐浮出水面:一方面,贸易摩擦在市场震荡倒逼下暂时缓和;另一方面,全球政策协调在危机回潮这个共同挑战下的有效改善。此外,短期市场稳定政策对空头投机的适时应对。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长信基金认为,未来市场的投资机会更多是结构性的,行业配置机会集中在如下方面。
未来将更加重视成长龙头股的投资机会,并会聚焦于下半年受经济下行影响小的科技股和消费股,以及关注逆周期边际改善的一些细分行业,比如铁路设备、特高压设备、油服设备等。在投资的“迷途”中,投资者必须拨开“迷雾”,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投资这件事。不过多关注短线而坚持中长期持有,同时要精挑细选好行业和优质标的,唯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并继续勇往直前,方能有所收获。
博时基金发布的2018年四季度资产配置报告认为,目前A股估值处于相对底部,港股资金面或仍承压,债市短端利率有望维持在当前偏低水平,长端利率因基本面有下行压力,金价或有小幅上行空间,四季度通胀对资产配置的影响可能有边际的提升。不入险地,结构配置以食品饮料、医药、建筑和金融等防守行业为主。
就债市而言,债市短端利率有望维持在当前偏低水平,长端利率因基本面有下行压力。企业盈利能力四季度或较难有改善,信用利差或难以大幅收窄,考虑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高等级信用债相对占优。转债性价比相比正股更高。建信基金固定收益投资团队指出,就宏观环境而言,当前社融增速趋于稳定,但仍显疲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基建尚未有发力迹象。制造业投资方面短期也难见内生性回暖,这些均对债券市场形成一定支撑。7月以来监管层鼓励信托层面加强投放,预计未来信托贷款下滑程度会逐步减轻,理财规模也有所稳定。PPI年内同比回落预计仍明显,通胀年内走高概率不大,市场流动性维持较为宽松的态势。组合操作方面,后续将保持中性组合久期,在积极参与利率债波段操作的同时,注重静态收益的积累,致力于获得稳健的年化收益,为投资人实现确定性的回报。
就配置视角而言,可以考虑以长期投资布局。南方养老2035黄俊指出,比如养老基金,既有利于养老资金抓住良机配置低估的权益资产,也有利于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资金,夯实股市发展的中长期基础。黄俊表示,现阶段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且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盈利能力突出,债券票息和收益率水平也处于非常有吸引力的水平,所以目前基础资产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都有非常高的配置价值,是非常适合定位长期投资的养老目标产品运作的。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股市从去年的普涨变为大分化,海内外债券市场表现翻转的背景下,资产全球化、多元化配置就显得较为重要。上投摩根全球多元配置基金发布的公告称,在QDII、沪港通以及酝酿中的“沪伦通”等机制的推动下,日益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为投资者进行全球化、多元化配置提供了便利。过去二十年间,上证综指与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尤其是RE? ITs保持着较低的相关性,使得这些资产成为国内投资者进行全球化配置、提高风险调整后回报的理想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