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公益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8-10-11 23:43: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基础教育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教出风格。遵照习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关于国家社会组织办学的规定,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坚持公益导向,面向地区实际,积极开展办学助学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和社会的肯定。

构建公益办学的新方式

国家一直提倡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办学助学事项,而社会组织公益性、群众性很强,在办学方面能够有效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源,对基础教育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出现的教育多样化需求,开展富有特色的基础教育教学,形成新的良性教学运行机制。

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1998年事业发展中心创办了扬州世明双语学校,设有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艺术培训中心,在校生1600余人。2003年,创办了北京拔萃双语学校,设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在校生2400余人。两所学校建设费用均来源于社会定向捐赠,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由事业发展中心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同时兼任学校法人和理事会理事长。理事会确定学校发展战略和目标,进行重大事项决策。两校分别成立监事会,对学校日常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的规定,将学校总收入60%用于学校人工成本,20%左右用于运营、维修,20%左右纳入学校事业发展基金,用于学校自身再发展。

这种办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公益性质,形成了顺畅的管理体制和充满活力的办学机制,保证了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当地获得了广泛赞誉。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公益办学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各界的真诚奉献,有利于促进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

健全保障教学质量的新机制

保证并提高教学质量是国家对民办学校的一贯要求。我们体会到,基础教育核心在打基础,关键在抓质量,保障在建机制。这是公益组织能办学、办好学的几个重要环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指导学校始终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主题,坚持立德树人,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并贯穿教学全过程。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确定了“聘招结合,新老结合,内外结合”的选人用人原则。在扬州世明双语学校、北京拔萃双语学校,招聘了一些熟悉教学业务、富有管理经验、教育理念先进的退休资深校长,分别担任学校校长和各学部的负责人,聘用了一批业务精、能力强、敬业爱岗,具有高级职称的知名退休骨干教师,分别担任主科把关教师。在办学过程中,又邀请了著名大学的专家组来校测试,招用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作为后备力量加以培养,从而形成了以老带新、融合提高的良好机制。学校实行月常规考核与学期末考核制度,并定期引进校外第三方考核,全面推行岗位工作目标责任制,以保证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

在学生学习上,摒弃流行多年的不当做法,让学生在一个均等、开放、共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摒弃那种设置重点班、快慢班的做法,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随机编班进行学习;摒弃那种大班满堂灌教学的做法,对学生按规定编小班进行教学;摒弃那种由校外补习班加强弱科的做法,坚持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尽可能在校内予以满足。学校规定要专门关注后1/4学生学业,加强针对性、个性化辅导。这样就能让学生们学有比较,学有兴趣,学有上进心。

由于有了这样的保障机制和内生动力,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不断提高。扬州世明双语学校荣获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北京拔萃双语学校荣获朝阳区中考优秀校、北京市优秀民办学校等称号,这既肯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又给了学校健康稳定发展的动力。

拓展公益组织的新特色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社会组织办学必须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必须形成自己的优势品牌,这样才能在教育领域站稳脚跟,才能赢得社会及家长们的真诚欢迎。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始终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并将这一精神有机地融入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使红十字精神在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根,在家庭和社会上得到传扬。

在确保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开展丰富多彩的红十字教育活动。为了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学校各个学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道社会服务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走访特教学校聋哑生,慰问福利院的孤儿及老人。在每年“5·8”红十字日,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红十字精神宣传展览,开展红十字知识竞赛等活动。学校还成立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开展各种活动,培育学生的博爱之心和关爱之心。在安全教育上,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自救互救能力水平的培养,使“急救为人人”的思想深植心中。

公益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公益”二字,这是不可动摇的根本宗旨。多年来,扬州世明双语学校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免除了400多万元学费,为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发放了数十万元的奖学金。北京拔萃双语学校实施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助学计划。截至2017年,两校已经资助2200多人次,资助金额近1500万元。

从2013年开始,事业发展中心动员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先后设立红十字文化发展基金等3种基金和若干专项基金。多年来,我们运用这些基金共培训了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云南、贵州等地的90位小学校长;在江苏、安徽、湖南、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捐建了“拔萃公益小学”,资助、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及优秀教师共6600多名,基金支出已有4000多万元,进一步彰显了红十字会办学助学的公益特色。

社会组织办学,是我们开始的初步尝试。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开拓了新的路径。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征程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协同各方力量,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江丹 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11日 18 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