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建筑专家谈世博会湖北馆:“世博园最酷钢结构”
2018-07-23 09:20:00 来源:鄂尔多斯网

说起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那可是一项令国人自豪骄傲的传世工程。中国人第一次举办世博会,就有12项纪录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参展规模最大,志愿者人数最多,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12条记录每一条都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辛劳和汗水。但你知道吗,上海世博会还有一道堪称灿烂的建筑艺术风景,那就是世博会湖北馆的钢结构工程!该工程因用5000多块曲线钢板连成漂亮的波浪形而闪耀一时,被称为“世博园最酷钢结构”,而对应的5000多块彩衣铝板为场馆拼出漂亮绚烂的彩衣,更是让湖北馆美轮美奂,锦上添花。


但事实上,“世博园最酷钢结构”工程绝非一般企业所能做到,而打造绚烂的彩衣也需要足够的耐心、责任心和专业度。能打造出如此精美绝伦的工程,作为世博会湖北馆内外装饰施工方的湖北建艺装饰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艺)总经理黄荥居功至伟。刘振杰记者专程采访了黄荥女士,与她共话当年世博会湖北馆的精彩瞬间和难忘记忆。


世博会湖北馆:流传后世的经典工程


因为上海世博会湖北馆设计瑰丽奇巧,风格大气磅礴,装修精彩绝伦,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专家评估论证,决定由潜江市人民政府按湖北馆原貌复原重建,2014年5月已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世博会湖北馆已经成了流传后世的经典。记者向黄荥谈及此事,她也是满满的喜悦和自豪,但回忆起当初的艰辛,她也是颇多感慨:“上海世博会湖北馆当时是我们公司倾尽全力打造的重要项目,压力很大,但公司上下也都横下一条心,不管有多困难必须坚决拿下!”


世博会作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风采的窗口,每一个场馆都关系到国家形象和文化气质,而湖北馆则是湖北向全球传递荆楚文化形象的绝佳通道,用黄荥的话来说就是“兹事体大,马虎不得,只许胜不许败”。据了解,湖北建艺公司在拿到项目承建权后,无论计划、施工还是检验监督都做足了功夫,甚至敢于质疑项目设计方案,从安全问题论证到环保材料选择,提出过不少合理化建议,最终提出的方案获得了湖北省政府认可。“现在看来是流传后人了,但当时绝不敢这么想,只是想着怎样做好,怎样才算不辜负湖北人民的重托,因此也是豁出去了,连设计专家的方案我们都不放过!”黄荥笑称。


“世博会最酷钢结构工程”湖北造


没错,豁出去了。正是因为以黄荥女士为代表的湖北建艺团队敢于“豁出去”,才有了后来世博会湖北馆的传奇。回到开始的话题,当记者问及“世博会最酷钢结构工程”时,她微微一笑,脸上写满胜利之后的云淡风轻:“没错,5000多块曲线钢板连成漂亮的波浪形,以水波浪和凤舞构成美轮美奂外形,说是最酷一点都不为过,即便是世博会这样浩大的项目,我也敢这么说。”


“世博会最酷钢结构工程”长什么样?黄荥打开电脑,边向记者展示图片边介绍:“展馆钢结构骨架建成后基本上是这样的:巨大的灰色钢板在是一道道跳跃流动的‘水波浪’,展馆分上下两层,下层供普通游客参观,上层是贵宾游览区,可从空中探到舞台中间,身临其境体会梦幻水世界。”记者参观图片后发现,世博会湖北馆的装修结构上下和谐浑然一体,而水波浪则让整个展馆变得灵动,的确是集实用性与美学性于一体,非常令人震撼。


细节决定成败 打造完美项目


图片煞是好看,但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却让黄荥及其施工团队操碎了心。“每天都在调修细节,生怕有一丝一毫疏漏和错误,要知道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黄荥回忆说,为了表现场馆外观的水波纹造型,需采用曲线钢板拼接,故制造工艺十分繁杂,钢板先期分别在武钢和江苏一家钢结构厂加工成一块块组件,然后再运到现场焊接和拼装。因加工工序是别的企业完成,时间上不能完全把控,无形中也造成了施工时间的紧张,对钢骨架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中午12点其他单位的人都在吃饭了,我们公司还在安排电焊工站在脚手架上对场馆大门附近的钢骨架做最后的修补!”说起往事,黄荥满腔感慨。


具体施工过程中,黄荥及湖北建艺团队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心,力求打造臻于完美的项目,以此回报湖北省政府对湖北建艺的信任。据了解,世博会湖北馆项目施工周期短,只有短短的42天。为了让项目尽善尽美完美无缺,黄荥及湖北建艺团队制定计划狠抓执行和细节,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人员,几乎每天都到场,对场馆局部细节进行不厌其烦的调整改进修饰。比如原有设计图纸中,大门正中间有一根柱子,但黄荥她们分析以后认为该柱子给人以压迫感,经过反复讨论和慎重研究,大家一致决定把这根柱子拿掉了,拿掉之后的视野效果是更宽阔,更大气敞亮;还比如原有设计是进门要上一个台阶,黄荥及其团队觉得太粗粝,不够平和完整,经一致讨论通过,最终改成了一个缓坡,做出来的效果连设计方也拍手叫好:“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湖北馆做得好不好,细节很重要,这事关乎所有湖北人的颜面,马虎不得!”黄荥认真地说。


与时间赛跑 用严谨呈现质量


至于那5000多块彩衣铝板,也是颇值得一提的。在这一重要工序上,黄荥要求大家要做到两点,首先是必须抓紧时间,不能因此耽误整体进度。因时间要求紧,黄荥下达命令,中旬必须拼出首面彩墙。领导一声令下,部属也是齐声吆喝,共同前进,为了拼出第一面彩色墙体,湖北馆施工现场随时都有湖北建艺的员工在工作,最多时共有40名工人同时施工,精诚团结协调一致的结果是高质量好高效率:“湖北建艺是一个高效团结的集体,执行力非常强,说做就做,从不拖泥带水,这是我这么多年来非常欣慰的事情。”黄荥表示。


其次就是追求严谨,兑现细节,不能因为工期紧而忽视了质量。回忆起往事,黄荥至今记得在湖北馆外面的一张桌子上堆着厚厚一摞牛皮纸,牛皮纸上用号码编号并注明了尺寸。“一名年轻人正拿着钢卷尺逐一进行核对。”黄荥说。年轻人在核对什么呢,黄荥解释道,他是负责为工程“穿衣服”。因为按设计图要求,要对场馆铺设5000多块彩色铝板,然后拼接成美丽图案,而整个工程要用的铝板全是弯曲异型的,要完成拼接必须选用牛皮纸画出样板,比照图纸裁剪才能完成拼接,因此才会出现那样一摞牛皮纸。


人在莲花中穿行,鱼儿在水中畅游,桃花水母在水中绽放……世博会湖北馆向世界展示了一幅人与江湖和谐相处的荆楚画卷。黄荥和她的湖北建艺团队,就是这样一步步脚踏实地而又灵活创新,打造出了世博会湖北馆这样一个完美项目。据了解,当时的湖北馆竣工完成后分为入口展项区、等候展项区、主展项区、辅助展项区、特别展项区五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有非常高的设计和施工水准。尤其主展项区“上善若水•春色满城”,以水为媒,通过环幕、纱幕、立体地幕系统的完美结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湖北作为千湖之省的灿烂与辉煌。项目一经推出,即得到设计方、世博会主办方的首肯和称赞,而参展伙伴和观众来到湖北馆之后,更是被这里的如梦如幻的“湖光水色”所吸引,人们纷纷热情称赞,不少人流连忘返,世博会湖北馆的“传奇”旅程就此开始。


2010年11月,上海世博会结束后,湖北省政府鉴于世博会湖北馆的卓越表现,决定以“易居”方式予以复制保留。为此湖北省宜昌市、随州市、潜江市和武汉市东西湖区甚至对湖北馆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最终花落湖北潜江,世博会湖北馆得以完整保留“再续来生”,而黄荥女士和其率领的湖北建艺公司,也因此名声大噪,和总公司深圳建艺装饰集团一起,逐渐成长为国内知名的建筑装饰行业知名企业品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