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山南:共创盛世谱和谐
2018-11-30 15:12:00 来源:鄂尔多斯网

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40年栉风沐雨,山南与全国一道,勇于创新、勤于改革,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人间奇迹。

  4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山南市委(地委)、政府(行署)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历经“一个转折点、两个里程碑”的恢弘历程,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富裕文明的历史性跨越——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分别达145.83亿元、261.7亿元、16.57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190倍、1911倍、45倍;2017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64.16亿元,是1978年的450倍。

  ——山南,已然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抓改革、增活力,经济建设抒写传奇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改革从来都是不走寻常路;解放思想,胸怀天下,开放从来都是没有回头路。改革开放种子一经点燃,燎原之势势不可挡——

  夏日时光,风沐流云去,草色入眼来。乃东区结巴乡多若村现代休闲农业园区的施工现场,到处是忙碌的景象。村民们搭框架、运材料、移设备,一栋栋崭新的智能温室大棚已初具雏形。目前,多若村1500亩地正在建设标准化、智能化温室大棚。

  自2015年被农业部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自治区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以来,乃东区锐意改革,创新现代农业体制机制,促使了城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稳步发展。

  回望这四十年,山南的改革开放全面发力、多点突破、领域拓宽、纵深推进——

  中央、自治区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全面承接落实,已完成重点改革任务80项,形成改革成果300项;司法体制改革、乃东区自治区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正确处理好简政放权和地方承接的关系,“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2017年下放重要职权109项,“五证合一”“先照后证”等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减免各类税收10亿元……

  进出口贸易从无到有,2017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2.8亿元;开创了经济援藏、教育援藏、就业援藏、科技援藏、干部人才援藏、系统援藏和教育医疗组团式援藏的新局面,湖南、湖北、安徽三省和中粮集团累计选派援藏干部人才2041名,援助资金和物资设备44.65亿元,累计实施援藏项目1151个;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引进企业347家,年纳税额超过3000万元以上的14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6家,海思科药业、华新水泥、锦泽商砼、西藏福地矿泉水、祁连山水泥等一批大型企业落户山南……

  砥砺前行,改革开放让山南走上了一条发展的新路、活路、振兴之路。

  基础设施从十分薄弱到极大改善。农田灌溉保证率和农村安全饮供水保障率分别达80%、90%;建成西藏最大装机容量51万千瓦的藏木水电站,藏中电网实现乡镇全覆盖,行政村通电率达100%;通车里程达7586公里,是改革开放前的3.2倍,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完善;现代通讯体系基本建立,乡乡通宽带。

  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农牧业现代化程度大幅提高,2017年农林牧业产值达11.66亿元,是1978年的16.2倍;工业成为支柱产业,2017年工业产值达32.27亿元,是1978年的768.3倍;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17年产值达62.46亿元,全年接待游客348万人次、实现收入14.2亿元。

  统筹城乡加快推进。坚持以城市的理念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发展城市,加快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形成了以泽当为中心、11县城为支点的城镇体系;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加快实施,昌珠统筹城乡示范点、贡嘎德吉新村等6个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勒、桑耶、杰德秀3个特色小城镇、乃东3个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96个边境小康村建设全面启动。

  新区引领初显成效。抓住自治区建设拉萨—山南—日喀则核心经济区、加快推进拉萨山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组建了江北新区筹备管理委员会和结巴、桑耶、昌果三个节点工作指挥部,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和6个重要节点规划,加快推进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签约入园企业29家,藏禾食品、哗矶服饰、藏南生物等入园企业生产线基本建成;着力把结巴产业园区打造成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突出发展、稳定、生态‘三个重点’,办好改善民生、脱贫攻坚、夯实基础、拉萨山南一体化发展‘四件大事’,以完善基础、产业立市、统筹城乡、新区引领为经济工作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党的建设为基础保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2017年11月10日,市委一届二次全会上,市委许成仓书记作出重要部署。

  如今,放眼雅砻大地,青山绿水间孕育着勃勃生机。山南人在新机遇号召下,正进一步让改革之风春满雅砻,让开放大潮潮涌雅江两岸。

  抓治理、建机制,同心赢得朗朗乾坤

  从黑暗、落后、贫穷、专制、封闭走向光明、进步、富裕、民主、开放的山南人,深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山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是山南各族群众的利益所在、福祉所系。

  2018年2月9日,在祖国西南边陲的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勒村,我市率先在全区启动“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宣传教育活动。

  当天,不仅仅在错那县,同样位于边陲的隆子、洛扎和浪卡子三县,近3000名群众同时开展升国旗唱国歌、宣讲讨论、签名承诺、文艺演出等各种类型的活动,表明扎根边境、保家卫国、建设家乡的决心。

  40年来,山南始终把维护稳定、守土固边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和第一责任,全力推进维稳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反分裂斗争深入开展。始终把反分裂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首要任务,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新旧西藏对比、法制宣传教育、揭批十四世达赖反动本质等活动,各族群众更加心向核心、心向党、心向祖国、心向社会主义。

  社会治理成效明显。深化驻村驻寺、城镇网格化管理、“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2196名机关干部常年驻村,605名干部常态驻寺,90个便民警务站覆盖所有城镇,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健全,形成了全民维稳、全面维稳、全时维稳的良好格局;制定《山南市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实施办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体系、安全标准体系、联动执法体系、约谈惩戒体系、巡查体系、社会共治体系等“六大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良好。

  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事务依法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制定了《山南市宗教活动场所“三个不增加”管理制度》,和谐模范寺庙暨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创建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寺庙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寺庙“六建”、“六个一”、“九有”、“一创建”、“一覆盖”、“一教育”全面实施,在编僧尼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体检实现全覆盖。

  边境更加和谐安宁。制定了加快边境地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和固边富民整乡推进工程,开展了“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主题教育活动,设立维稳固边专项补助和奖励资金,最高可享受补贴11900元。

  维稳机制更加健全。建立了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机制,实施了市、县、乡、村四级信访接待日制度,制定了乡(镇)机关、村(居)“两委”、寺管会、便民警务站日常工作和重点人员管理5个“十个一”工作法,建立了片区巡逻和片区管控机制的社会面管控机制,形成了一系列切合山南实际的维稳机制,有力推动了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今天的山南,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抓保障、聚人心,生活水平一路上行

  改革开放鼓起了大家的钱袋子。2017年山南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8535元、11265元,分别是1978年的37倍、78.5倍。

  从昔日低矮、阴暗、人畜混杂居住的土坯房子和短缺、匮乏的粮油米面,到如今安全、舒适、宽敞的房屋和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电话、汽车等消费品,山南人民生活水平一路上行。

  改革开放还让城市的钱袋子更加厚实,让政府有力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将本级财政收入的80%以上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在 “十三五”开局之年,市委、政府以“一号文件”精神开展实施“十大民心工程”,受到国务院第三次督查通报表扬,成为全国32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之一,让山南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乃东、琼结、洛扎、曲松、错那、加查、桑日7县(区)顺利脱贫摘帽,2018年计划实现浪卡子、措美、隆子、扎囊、贡嘎5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摘帽。

  教育事业日新月异。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前到高中阶段实现15年免费教育,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100%、102.4%、92.64%,在全区率先实现所有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累计投资2.18亿元,资助农牧民子女39469人次圆了大学梦。

  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惠及各族群众;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由1978年的383家发展到747家,开放床位达到了每千人拥有床位数4.14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由1365人增加到2988人;孕妇死亡率下降到105.22/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下降到8.42‰以下,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69岁。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大保险”参保率均达97%以上;有意愿的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率达100%;就业观念不断转变,就业渠道多元化,出台了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山南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9%;大力实施“双业”工程和“万人技能培训计划”,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基本实现城镇居民住房应保尽保。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研究培育出了“山冬6号”、“山冬7号”、“山油2号”、“山油4号”、“山青9号”等优良品种,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2%;科技改变了人民群众生活方式,支付方式实现了大改变,微信、支付宝、滴滴出行等融入人们生活,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便捷。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40年来,山南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增加群众收入、增强百姓获得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回望山南改革开放发展的四十年,我们留在记忆的不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更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切身变化。四十年来,雅砻儿女用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谱写着壮丽史诗,山南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惟把握大势者强,惟锐意改革者胜。乘势而为,奋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山南的气魄和态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