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振华实习生刘玲艳通讯员周钢)今年,长江日报连续报道了“道能幸福食堂”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多方合力,解决老人就餐难问题,获得省、市民政部门大力推荐。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获悉,“幸福食堂”再扩大,青山区投入使用第一家“幸福食堂”。
据了解,食堂位于冶金街南干渠社区,由一家社会组织承办,针对不同年龄层的人充值有优惠政策,65岁以上的老人充300送200,相当于打了六折。这也是青山区成立的首个针对老年人的社区养老食堂。
记者看到,厨房正在做萝卜牛腩、清炒菜薹、红烧豆腐等8道菜,餐厅内还免费提供了紫菜蛋花汤、番茄鸡蛋汤,对残障病号还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82岁的赵金梅在食堂开业首天就前来办理充值卡,她说:“平常和老伴在家都是自己下厨,不仅吃得比较简单,身体不舒服想休息也不行。前几天气温降低,膝盖很痛,去医院做理疗,可回家还是要继续做饭。现在有食堂,不想做饭就可以到食堂来吃。”
食堂负责人戴翔介绍,食堂面积为278平方米,涵盖了餐厅、多功能活动室、服务咨询室等,为了支持食堂运行,减免了场地租金和水电费。据介绍,社区内65岁以上老人约为1370人,且多为80至90岁的老人,对食堂的需求量较大,目前已有275人办理充值卡。
青山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青山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了11.06万人,老龄化程度达25.79%,是全市最高的。在“十三五”期间,将会推广社区养老食堂建设,青山区共有10个街道1个管委会,每个街道和管委会至少成立一个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