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势”论事,以事成“势”
2017-01-02 19:26:00 来源:长江日报

就“势”论事,以事成“势”

□赵振宇

近日,我市新聘续聘市政府参事和文史馆员,颁发聘书并提出,他们将为武汉的建设和发展“献经世良言,谋济世高招,开破解药方”,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12月20日《长江日报》)

对于受聘者来说,要立足于“参”、着眼于“事”,围绕武汉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积极参与、开展调研,建言献策、扎实干事。这既是政府的殷切希望,更是参事、馆员们的职责所在。

所谓“事”,说的是人类生活中一切活动和一切社会现象,有时也指单个的活动和表现;而“势”则是指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整体特性和趋向,形势是事物发展的当下状况,趋势则是事物发展的未来动向和走势。它们的性质由该系统诸事物背后的规律和本质所决定。我们讨论“事”与“势”就是研究和把握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个别与整体、当下与长远、具体与抽象的运动关系。

“就事论事”,在很多情况下是少不了的,它是我们实现宏大目标的基础。“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但是,仅仅局限于某一小事情而丢失对大局、大势和大事的把握,就可能犯“井底之蛙”“事倍功半”的错误;只有认清形势,在“势”中办事,以事促“势”,以事成“势”,才能够开创势不可挡、势如破竹的新局面,形成借机发力、事半功倍的发展趋势。

就“势”论事、据“势”行事,以事成“势”至少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小事成大事,聚大事成气势,由量变为质变,让我们的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符合中央和上级制定的大目标,与武汉当前的发展形势相吻合相促进。只有从国家和宏观的大事大势着眼,才能干好地方和微观的小事和具体事,干好市政府需要我们干和我们干得好的事。

二是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事情中选择最能反映本地特色、凸显本地人才优势、大势所趋迫在眉睫的事情,集中人力、财力和智慧将其办好,使其在有限的时空中产生势在必行的一种迅猛之力。在“事”与“势”的关系中,这项工作更重要。在做好“势”中之事时,也要注意做好那些与“势”联系不大不紧的一般事,千万不要因一时的疏忽大意怠慢此事,使其毁了大事从而影响到当前的“形势”和发展的“趋势”。

三是在处理“事”与“势”的关系中特别要注意对时间的认识和把握。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说过:“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时间文明讲的是在一定时间里对人们行为准则的要求。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更是如此。

坚持不懈地参与和监督,防止虎头蛇尾,自然也是全体参事、馆员的职责和全市市民的义务。让政府工作不敢懈怠,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这将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作者: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