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来敲门》演出现场记者刘洪洋摄
本报讯(记者王娟)每年一部贺岁剧,图的就是个欢乐。连日来,武汉说唱团排演的方言贺岁剧《财神来敲门》分别在人民剧院、琴台大剧院揭开面纱。本报邀请10位读者和观众们一起先睹为快,不仅被一波三折的剧情吸引,更被“快活里”街坊们的精彩演出逗得捧腹大笑。
《财神来敲门》是武汉说唱团打造的第十部方言贺岁剧,这部剧围绕着“打击非法集资,维护网络安全”的主题展开剧情,故事和往年一样接地气:以往一直是倒霉鬼的“栽麦子”摇身一变成了“快活里”人人争着巴结的财神“栽总”,街坊们都指望抱他的大腿跟着赚大钱,这里面当然少不了“岔巴子”和“嘎巴子”这一对活宝。两人借钱也要投资,却不料“财神”突然跑路,两个小伙伴被追债时互相埋怨,由此翻出来一堆陈年旧事,捉迷藏躲到忘了回家,到江里游泳丢了裤子,桩桩件件都是武汉伢们熟悉的童年,舞台上“岔巴子”跟“嘎巴子”两个人快要撕破脸了,舞台下的观众早已经笑倒了。“岔巴子”一句“你们谁笑,就是做过这些事!”台下的观众笑得更响了。
吵嘴归吵嘴,要渡过被债主“追杀”的难关,还得靠友谊的小船。债主杀到,“岔巴子”“嘎巴子”和“栽麦子”轮番躲进了箱子,而“岔巴子”更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唱歌、唱戏、讲段子、跳热舞一个不落,华阴老腔和汉剧、楚剧齐飞,二胡和婚礼进行曲混响,每一段表演都是爆点,让观众们一边大笑一边喊:“想不到你是这样的岔巴子!”而生活里无处不在的诈骗电话,频频在剧中出现,却无意中帮“嘎巴子”证明了清白,更让人哭笑不得。
本报读者刘杰威表示,每年都看武汉说唱团的贺岁剧,“每年感觉都不一样,今天又好好笑了一场!特别有意思,田老板的楚剧唱得挺地道啊!”读者李永松评价,“财神”不仅轻松搞笑,也反映了生活现实,具有教育意义。读者王亮说:“感觉不只是笑翻一晚,只怕要笑翻一年!”
12月31日和2017年1月1日,“财神”将在湖北剧院陪武昌观众欢乐跨年,2017年1月2日晚,《财神来敲门》将继续在琴台大剧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