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办红白喜事应该早落实
□易国祥(武汉公务员)
过完元旦小长假,同事回市郊老家一趟,感叹此行不轻松。他说:现在农村人情客往不寒碜了,标准也是千儿八百。且请客送礼的名目也较过去多了,比如买台上10万的小轿车也请个客。我说,那是因为你老家离都市近,缩小城乡差距自然会先人一步啊。
但我心里想,全国“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之后,上月25日,湖北省文明办发话,从现在开始,狠抓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这句话的意思,俭办红白喜事,难道不应该从离得最近的元旦开始吗?
有一种工作节奏成为流弊,即上级召集基层领导开会,基层落实要等上级正式文件,或等直接上级再部署,重要一点还要等上级派员来宣讲和督办。过渡那么多,仿佛那个会用的是文言文或外语。战争年代,一个人到根据地接受指示,回到本地就把工作落实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领导到上级开个会,回到基层撸起袖子就干开了。然而,在有条件扁平化管理的时代,“短平快”反而要努力推崇。
抓工作“慢节奏”无外乎这类原因:对下“动刀子”的事不带头;完成某项工作首先找到上级要求的底线。抓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正符合这两条。一些乡村领导也许看到了方案中“用3年时间,在全省农村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三年嘛,早着呢。但对于方案中“从12月下旬开始”,往往会视而不见。
虽然乡风民俗不能通过简单行政命令进行整治,只能通过宣传教育和制定乡规民约来实现,但不可以对相关工作任意拖延,不能踩底线突击违约破俗,更不能出现乡村干部带头以权敛财。其实,红白喜事给群众带来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在某些乡村已经相当严重,有些群众不堪重负,一些在外地打工和工作的人每到年终都不敢回家。
既然湖北省每年安排1000万元奖励,不妨明确将今年元旦春节各地俭办红白喜事情况纳入考核。早落实,早奖励。基层组织完全可以在两节期间,直接将红白喜事俭办的先记录公示,等到专项奖金拨下来,直接兑现。正向作为在先,应该能够扼制风头开好头,然后成立理事会,逐步订章立制,奖惩并举,进入常态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