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2017-01-07 01:50:00 来源:长江日报

名师名片

陈波,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北京大学家长教育与人才成长课题组成员,“国际青少年数学竞赛”、“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特聘专家,“华杯赛”“创新杯”“希望杯”金牌教练员,“武汉外校在线学习”冲刺外校课程金牌讲师,武汉智易佳教育创始人,《智酷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丛书主编,参与编写《走进外国语学校》《创新杯数学竞赛试题选编》《全国历年中考试题精析》《决胜高考》等丛书。

名师开讲

提起“奥数”,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各种烧脑的神题,还是赶考的人山人海?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奥数”真正的意义,是对数学兴趣的激发、思维的拓展及看待问题方式的转变等。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比解几道题、得几次奖重要多了。

究竟什么是“奥数”?

首先带大家来看一个例子:

一张长方形的纸,如果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有这么几种剪法

剩5个角

剩4个角

还有两种情况,只剩下3个角

沿对角线剪

沿弧线剪

可如果你那天在家没事干,随心所欲的像这样剪呢?这时就会有无数种剪法,也就有无数个答案。

其实,这就是一道小学奥数题。这里没有复杂的公式、繁琐的计算,甚至没有固定答案,但它却要求大家拥有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真正的奥数训练,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具备这种冷静思考、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多大的孩子适合学“奥数”?

一般认为,三年级开始,是孩子学习奥数的“黄金时期”。其实,这样的理解是比较片面的。

如果是通常所说的参加竞赛拿证书、为升学添砖加瓦,这样的说法并没有错。但如果从拓展思维的角度考虑,小学低年段甚至幼儿园的孩子同样可以接触“奥数”。

我的孩子现在上幼儿园中班,平时在家里,我就会利用身边触手可及的小物件,通过上面列举的类似题目来培养他的数学思维。现在,我把小学一年级的试卷给儿子做,他也经常能得满分。

这样的思维拓展训练,不仅不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困扰,还能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学习。孩子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是学习兴趣。而兴趣,正是贯穿孩子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因素。确实,学数学应该是快乐的,而且充满了“玩”味,因为它本身就是我们快乐生活中的一部分。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奥数”?

很多人觉得,学“奥数”就是为了拿奖、升学,所以是那些“学霸”的事。

那么我举个例子:林丹天天练习羽毛球,就是为了拿世界冠军、奥运金牌;而我们普通人打羽毛球,主要是强身健体,增进家人、朋友之间的感情。但从来没有人会说,林丹这样的人适合打羽毛球,而普通人不适合打羽毛球。

学“奥数”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只盯着竞赛成绩,那“奥数”注定是少数人的事。可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公式和解题技巧都可能会被遗忘,但思维方式却会根植于脑海中,伴随一生。

所以,只要有足够的精力、足够的兴趣,任何孩子都适合学“奥数”。

最后,给大家留一道题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着思考一下:

一个数,去掉最前面一位是18,去掉最后面一位是3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见习记者邓小龙整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