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弯”半年社区刑事警情降六成
2017-01-12 05:57:00 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刘智宇通讯员王威陈龙何莉

在武昌区东亭社区,有一群“遛弯”老人:他们7人为伍,身着统一的橙色制服,说是“遛弯”,人人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神情警惕。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队伍,有一个特别的名字——“七宝”巡逻队。从社区卫生到邻里和睦再到防骗防盗,巡逻队密切守望社区,2016年下半年组建以来,社区刑事警情比上半年下降六成。

安防力量不足催生“七宝”巡逻队

武昌区东亭社区占地0.48平方公里,房屋75栋,居民1.2万人。作为一个建成30余年的敞开型社区,道路狭窄、人员复杂、安防力量不足都是治安隐患。

2016年5月至6月,东亭社区接连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案子虽然都破了,居民们心中却一直惴惴不安。

在每月一次的警民恳谈会,反思案件多发原因,“社区安保队员少,顾此失彼”被屡次提及。社区书记王学丽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社区共有10名安保队员,其中7人负责夜间巡逻,负责白天巡逻的仅有3人。

一个数据让社区民警雷亚红眼前一亮:社区60岁以上的居民多达1499人,绝大部分已退休。能不能将这些老年人组织起来发挥余热?提议一出,得到居民们的热烈响应。

2016年7月1日,49名老人先后加入,他们分成7组,每组7人负责白天的社区巡逻工作。家有一老,如有一宝,“7”这个数字也成了队名“七宝”巡逻队的由来。

刑事警情半年降六成

雷亚红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七宝”巡逻队成立以后,社区真真切切有了变化。

2016年9月的一天上午,住在17栋的居民吴女士发现,一名20多岁的男子正在单元门外游荡。“你找谁?”吴女士上前询问,对方神情慌张,答不上来。

吴女士悄悄给社区打去电话,正在巡逻的“七宝”巡逻队闻讯赶去,把正在撬单元门的这名可疑男子堵进了死胡同,与随后赶到的社区安保队一同将男子扭送到派出所。

不少队员退休前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巡逻中也时常发挥各自所长。队员丁旭升退休前是律师,碰到居民纠纷,他总是能娴熟运用法律条款第一时间化解矛盾;队员李贻清退休前是话剧演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时常创作打油诗张贴在门栋口提醒居民注意环境卫生;还有一名队员想办法从朋友那要来一只名叫“坦克”的退役警犬,加入社区巡防……

雷亚红说,“七宝”巡逻队成立之后的2016年下半年,东亭社区仅发生6起刑事警情,与上半年的15起相比,下降了六成。

成就感多少钱都买不来

翻开《“七宝”监督巡查队值班记录本》,长江日报记者看到,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队员们每天巡逻的情况。

“9栋门前有个矮树墩”“遛狗居民不清理狗屎”“楼梯间有人乱扔垃圾”……社区书记王学丽说,“七宝”巡逻队队员们认真负责,如同社区工作人员的眼睛一般,监督着社区事务,“火辣”的留言时常让她感到面红耳赤,不得不加紧督办。

“经常有居民问我们,你们干得这么大劲,能赚多少钱?”提起部分居民的不理解,巡逻队队长黄慧兰哭笑不得:“我们拿出自己的业余时间做志愿服务,让社区平平安安、整整洁洁,这样的成就感多少钱也买不来。”

倒是王学丽琢磨起怎么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我们有‘时间银行’。”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社区制作了一本“存折”,存的不是金钱,而是巡逻时间。每参加一小时巡逻,可以获得1个积分,以此兑换社区里各种兴趣班的学时,还可以在附近理发店、修锁店兑换便民服务。

王学丽说,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主动要求加入,“七宝”巡逻队已有队员147人,周边5个小区也效仿“七宝”巡逻队模式,成立了自己的义务巡逻队。

“七宝”巡逻队与社区民警一起在社区巡查记者许魏巍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