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15827306058
一村一品
农夫会
本报讯(见习记者詹海波)乡愁是老屋门前的小河,轻淌着儿时的欢乐。为了留住乡愁,新洲区邾城街巴徐村徐治塆短短7个月,从垃圾围村的“龙须沟”,变成了古朴秀美的“生态村”。
近日,记者来到该村看到,拆掉的砖瓦、石条、横梁、用剩的水缸都被收集起来,通过巧妙组合“变废为宝”成了景观,老房子修旧如旧。村支书徐国栋告诉记者,这个由旧河道与新河道拱围而成的小村庄,迄今已有648年历史。上世纪末大批农民外出务工,这里一度沦为被鸡舍、垃圾和污水包围的“空心村”。
小时候的田园画卷破坏殆尽,村支书徐国栋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去年11月,他将村湾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组成了一个微信群,希望拆除恶臭的旱厕和鸡舍。可是村民主要收入就是靠养鸡,拆了鸡舍靠什么为生?“发展乡村旅游。”从村湾考大学走出去的博士徐新桥,请来了来自韩国的乡村建设专家崔德基。崔德基曾设计了西安临潼中央公园、唐山迁安赵店子镇、麻城龟峰山等多个旅游景点。看到大家团结一心,崔德基免去了高额的设计费用,免费为大家服务。村支书徐国栋还联系到省“绿色幸福村”工作组专家来“把脉”。原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试点的“绿色幸福村计划”项目组决定给予技术指导,但没有资金支持。
没钱咋发展?全湾人听从专家建议,学习兴山县昭君别院等模式,自主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取名为“武汉八巷九弄”,每家拿闲置的土地、房屋、现金甚至是劳动入股,抱团开发当地传统美食、民俗民宿文化,实现坐在家门口赚钱。
全村119户村民都以“现金、房子、承包地或劳动力”四种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入股。其中现金入股从5000元至14万元不等,共计138.5万元。有了钱,村民将绕村的沟渠和塘堰深挖清理,再现了35年前的原貌;在废弃的老宅基旁,留下两株古树,铺上一层红砖,加上餐厅改造成了一个婚庆广场。
短短两个月,全湾人修建起一个生态停车场、一座五星级旅游厕所、两座广场和一个戏台;7座鸡舍和无人居住老屋全部实现改造;40年没有清淤的荷塘实现清挖;湾内风情巷道基本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