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企业买专利只为评高新技术企业
2017-01-15 08:59:00 来源:长江日报

“当前是湖北发展的历史机遇叠加期、转型升级关键期,科教是湖北的传统优势强项,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决定我们未来的发展。”

昨日,省政协委员、武汉工程大学图书馆馆长孙先明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华为每年申请几千项专利,掌握了核心技术,因此它的利润每年都在增长,武汉也要培养像华为这样的企业。

“许多科技人员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天天坐在实验室里‘造’论文,也不管它到底有没有实际用处,申请专利也是为了完成考核。有企业购买专利,不是为了转化为产品或者经济效益,而是为了凑个数,以便评上高新技术企业。”

他表示,除基础性领域外,在应用科技领域,科研项目应尽量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处在市场经济的战场最前沿,他们最了解市场的需要。由他们来聘请科技人员进行研发,就可以将科研资源导向有需求的地方。科研立项的评审,也应多请一些来自企业的专家。”

孙先明表示,应改革科技人员的考核方式,不再以论文和专利多少论英雄。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应给科技人员以足够的信任,向企业、向一线倾斜。

省政协委员赵修建表示:“现在很多地方把科技人员当作财会人员,既要做科技创新,还要是采购专家,申请点经费要花半年时间,还有中间各种考核评估,大量时间都浪费在填表格上。应相信科技人员,给他们‘减负’,让他们发挥创造力。”(记者康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