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
2017-01-16 05:33:00 来源:长江日报

湖北大学附属小学五(2)班田子恺

窗外,树上的枝条在起劲地晃动。

“树是怎么晃动树叶的呢?”我问爸爸。

爸爸放下书,走到窗前,看着树说:“不是树在晃动树叶,是风……”

“你不觉得树是在跳舞吗?”我又问。

“它为什么要跳舞呢?”爸爸反问道。

“因为阳光灿烂,它很高兴。”我说。

“也许吧!”爸爸附和说。

我和爸爸继续站在窗前,观察树。

树很美丽,摇动着树枝,很有节奏。起先是强有力的,然后是轻微、柔和的,再后来是剧烈的。

“树是活的吗?”我问。

“是的,它是活的。”爸爸回答着。

“冬天的时候,树好像很悲伤”,我说,“树枝向下垂着,看上去它们很冷,也很孤独,但现在树上有绿叶,阳光照着它们,鸟儿在树枝上鸣唱,树看上去很开心。”

“是的,现在的树在阳光下很开心。”爸爸微笑地望着我。

“爸爸,我真的觉得树是在跳舞,这是我心里的感觉。”

“不知道”,爸爸回答,“如果它是在跳舞,应该有音乐伴奏。也许,只有树才能听见风的音乐!”

“哦,爸爸,树中有风,风吹树动,这样的音乐一定美极了。”

“是啊!是美极了。”

我和爸爸静下心来,用耳朵捕捉风送给树的音乐,倾听风的变奏。

“爸爸……”我欲言又止。

“怎么了,儿子?”爸爸抚摸我的头问。

“我不是很喜欢学校的老师,他们总是布置好多好多做不完的作业。”我撅着小嘴说。

“你为什么不能像树一样把学习当成音乐呢?”爸爸引导着我。

我和爸爸开始讨论起学习应该减负的话题,而树在静静地看着我和我的爸爸。

窗外,摇曳的树枝和闪烁的树叶很迷人,我暂时忘记了学习的烦恼,尽情地享受着——树、我、爸爸这一刻的满足。

指导老师许心晖点评:文章构思巧妙,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更使文章锦上添花。借景抒情,文章很有说服力,也发人深思。虽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彻合理,理性挖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本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