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吸毒人员回归构筑关爱之家
2017-01-17 09:19:00 来源:长江日报

硚口区实行网格化贴心服务

为吸毒人员回归构筑关爱之家

记者董晓勋

“对吸毒人员这个特殊群体,我们不仅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关心、爱护,而且要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社会、政府真真切切的爱,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15日,刚刚在全国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会上交流经验归来的硚口区禁毒委负责人说,作为全国首批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地区,硚口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建设127个网格站、960个网格,全程真情贴心服务,为吸毒人员回归构筑关爱之家。

党员们给了他重生的自信

家住六角亭街的张辉(化名)曾是一名吸毒人员。因为他的吸毒,不仅让父母气绝身亡,而且同样吸毒的妻子也因病离世。面对亲人一个个离开,张辉一时陷入绝境。这时,党员网格员胡斌走进他的生活。在胡斌帮助下,他下决心强制戒毒。

“说实话,当时我对生活一点希望和信心也没有。他们把我当成家人一样对待,嘘寒问暖,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使我重新树立信心。”张辉说,“强戒回家后,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每周上门与我谈心,每个月让我走进社区法制教育课堂听课,每个季度还陪同我去医院进行一次心理咨询,并按照规定对我进行一次尿检。”

如今的张辉不仅成功戒毒,而且还拥有了一个社区安保公益岗位,并利用休息时间自愿加入禁毒志愿者服务。张辉对长江日报记者说:“我不仅找到家的感觉,还有了重生的自信。”

帮戒毒人员推销手工艺品

现年42岁的李俪(化名),1994年因交友不慎涉毒。2007年,其父因车祸去世,全家仅靠母亲一人退休工资生活。在社区、管段民警及街道党员们帮助教育下,她彻底醒悟。

“通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点点滴滴,我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李俪说,“我这样说,有人可能以为很假。但是,这是我这些年来的真实感受。”

李俪说,刚开始,街道、社区、网格员几乎天天鼓励她,使她不仅痛下决心戒毒,而且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手工艺,之后开始在家挂牌成立绣坊。她用布衣店里回收来的边角废料加工成各种手工艺品。为帮她销售,街道党员们开展各类活动订购她的手工艺品,作为教育素材或纪念品。社区也利用各种活动机会宣传她的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如今,她的工作室运转良好,手工艺品样式、品种不断增加,供不应求。

据了解,硚口区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始终将“服务”放在首位,对每名吸毒人员做到“困难有人助,康复有人扶,就业有人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