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说新疆的神奇:
1、中午穿短袖、晚上盖棉被,竟然是真的。雪埋人,风吹翻车子,也是真的。
2、每个外来的人,一段时间后体重会莫名增加。
3、那些名叫古力、娜扎什么的姑娘,原来也挺普通的。
4、不用出国,你可以感觉像是出了国。
5、不用出区界,森林湖泊、雪山草原、星空大漠,应有尽有。坐飞机动辄一两个小时,火车汽车动辄十几个小时。
6、你见过砂锅大的羊肉串吗?
7、熬夜党的福地。
里头竟然没有提到新疆的歌舞?好吧,那就单开一帖:
家人老少一起去KTV,至少有5首歌,全家都会唱。老点儿的,有《我们新疆好地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半个月亮爬上来》。新点儿的,有《扎巴依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羊腰子的传说》。烂大街的有《刀郎全套》。
我至今没去过新疆。对于这片广袤的西北大地,心向往之多年。主持读+周刊的好处之一是,我经常有机会在精神上、或者说知识上,走近一些原本陌生的领域,弄清一些我认为很有意思的事物的来龙去脉,扩展自己的工具箱。
比方说,我早就聆听过《在那遥远的地方》,却一直没有去深究王洛宾搜集新疆民歌的背后艰辛,更不知道在他之后,仍有很多人前赴后继,继续开掘着新疆民间的音乐宝库,何力就是其中做出了大名堂、取得了重要成就的一个。
能够间接增加知识,当然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只不过有时难免更加心头痒痒,强化一探实地的冲动与念想。这当口再坐在电脑前敲字,就会越发羡慕高晓松的人生状态——他自称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出门,去寻找儿时记下的某个梦幻之地,去印证枫丹白露翡冷翠在想象与现实间到底有多大的落差。
然后发出悠长的赞叹;或者什么也不说,只摇一摇脑壳。
好在新疆真的不算远,去一趟也真不难。
文/刘功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