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浩(河南公务员)
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近日组织开展了2016年第四季度全国政府网站抽查,并发布了有关情况通报,总体抽查合格率达91%,较2016年第1季度上升了9.5%。被抽查的7535个政府网站中,国务院部门(含内设、垂直管理机构)政府网站抽查合格率为97.2%,各地区政府网站抽查合格率为90.8%。抽查发现,全国政府网站抽查合格率显著上升,但同时个别网站存在“应付差事”现象。其中,云南省“元阳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网、河南省“鹤壁市公安局”网在本省抽查结束后即出现内容不更新和无法访问的问题。(2月7日新华社)
网络时代,政府网站已成为民众了解公共信息、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是政府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政府建立门户网站,是为了让政府洞察民情,让群众了解政府,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办事平台。可以说,政府门户网站成了政府与民众相互交流的一座新桥梁,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官民关系”,从政府网站的建设质量好坏,就可窥见机关作风的优劣。
从去年第四季度全国政府网站抽查情况看,成绩不容忽视,但仍有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政府网站的建设、管理、维护费用不是一个小数目,可少数政府网站仅仅是个摆设,群众问题无人解答,甚至几个月不更新内容。这样的“摆设网站”,花了大家的钱,呈现出的却是一个信息陈旧、不全的“次品”,不仅伤了政府的公信力,更让公权力的傲慢与偏见暴露无遗。
作风建设无小事。政府机关既然开通了网站,相关信息就应及时更新、民意的质询就应诚恳回复,这样的网站才能当好民意的连心桥。当下,出重拳整治政府网站忽悠民众的乱象,已显得刻不容缓。不搞形式主义,把政府网站这个窗口建设好、利用好,除了要对如何管理、用好网站做出周到的制度安排,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外,更应对敷衍民意的情况进行严格问责。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各级官员的服务意识与危机意识,真正做到以民为本,把百姓当做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