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述职可借鉴推广
□杨玉龙(河北公务员)
谙熟网络传播的北京市市长蔡奇最近又跟大家“网上见”了,这一回,他拉着北京76位政府和部门的负责人一起做了一场网络直播。2月10日至11日,北京市召开2016年度市级行政机关和区政府绩效考评会议,60个市级部门和16个区政府负责人现场述职述廉,整个过程同步在网上直播。(2月13日《南方都市报》)
相比于电视直播,网络直播受众面更广。述职直播,对述职的领导而言,其功底的考验更大。同时,担任“考官”的不仅有行政一把手,而且有专家学者代表、新闻媒体代表、企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等等,这就迫使述职者不敢懈怠。面对着考官以及众多的网友,须臾的纰漏都有可能引起吐槽甚至责骂,这就是网络时代的特性。
尤其是,8分钟短暂的述职时间要求,就需要少些官话套话大话屁话,多些实实在在的干货,如果文字稿过长,或者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自己的成绩表述不出来,述职无疑是失败的。据媒体报道,为了充分抓住8分钟的时间向打分评委传递更多的信息量,述职者都准备了PPT。可见,互联网思维与技能已经成为领导干部的“标配”素质要求。
为了增强述职的“效能”,北京市不仅增加了社会各界代表的人数,还增加了他们打分的权重,适当扩大群众评议面。一方面,这就避免了述职流于形式,或者“考官”面窄打“人情分”的弊端;另一方面,基层群众“考官”比例的增多,不仅使打分更具客观性、公正性,同时通过群众打分,也可以使部门明晰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以后工作指明方向。
而不难发现,传统意义上的述职,尤其是到基层,不是关起门述职,就是找些熟悉的人物当“考官”。如此一来,尽管也是述职,也占用一定的时间,但其效果可想而知。碍于脸面,往往好好好是是是,这就导致了只会看到自己的成绩,却发现不了真正的问题,述职的作用就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出来;更有甚者,有些述职报告就是改改年头了事。
网络直播述职,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各方面加强有效沟通,各地也不妨借鉴运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