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和谁比待遇?
2017-02-16 08:09:00 来源:长江日报

□殷国安(江苏职员)

曾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山西,干部的作风和状态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日,记者来到吕梁岚县和忻州静乐等县与当地基层干部围炉夜话。基层干部将积蓄已久的心声一一吐露,回答了社会上的几个疑惑,其中说到工资待遇问题,一位官员的回答发人深省。(2月14日新华社)

岚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程引福:“干部待遇补在明处也很重要。我过去毛七毛八加在一起的工资3000元左右,现在增加到6600多元了,完全可以了。我大哥今年收成不好,4亩土豆才卖了1000多元,一对比就发自内心‘不想腐’,凭什么为那点钱替社会上那些人干这事那事?现在干部心气顺,都是比着干。”

一般地说,县级组织部的副部长属于副科级,但也可能是正科级,一个月6600元的工资,这在全国也属于正常。这位官员为什么没有嫌待遇低,反而觉得“完全可以了”?这里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他把农民的收入作为对比的标准,当然就会很满足了。

过去,已经离世的全国优秀纪检干部“黑脸”姜瑞峰曾经在大会上和乡科级干部算过一笔账:一位县处级干部每年工资,加上用车、住房等等待遇,折合成粮食抵得上500亩地的全年收成;乡科级干部大概抵得上200亩地的全年收成。姜瑞峰同志把干部的待遇折合成粮食算账,和农民比待遇,比得干部们全身冒汗,原来自己的待遇竟是农民的十几倍。

事实上,一些官员成为腐败分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比较的对象上出了问题。他们比的内容主要有二:一是比发财。看到大款、老板资产几百万、上千万,吃豪宴、住别墅、开名车;二是“比”腐败。看到别的腐败分子都大胆捞钱,于是觉得自己何必“出污泥而不染”?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一再告诫全体党员干部,“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你想像煤老板那样发财,就请赶快辞职去当煤老板,而不要继续赖在官位上,反而误了党和人民的大事。

社会放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