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杨于泽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做好经济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研究重大战略问题,及早部署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指导,把谋划大事和制定具体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责任分工,一锤一锤钉钉子,直到产生实际效果。
这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重要要求,抓经济不能松懈。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有的地方、有些企业出现了暂时困难。正因为此,我们更要加倍努力,多调查多研究,加强对经济工作的谋划指导。
现在强调不能简单以GDP增速论英雄,有人可能据此认为,经济工作已经不再重要了。这是值得高度警惕的错误倾向,也是工作方法上的严重失误。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处理好管党治党、抓作风建设与抓经济的关系。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把从严治党、反腐败与作风建设当作当务之急,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严治党必须真抓真管、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但管党治党、抓作风建设效果如何,最终是要体现在发展上,落脚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经济建设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仍然是中心工作。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不够,仍然是我们的最大实际问题。加快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经济工作与政治工作必须一体推进,不能变成“两张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不可偏废。从严治党是执政兴国的重要保证,也是发展的重要保证。放松经济工作,管党治党和作风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忽视管党治党和作风建设,经济工作也会患上“无力症”。
会议特别提到了两个“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定下来的事情,要抓好贯彻落实,明确责任、有效督查。历次小组会议确定的事项都要落实,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应负的责任担起来,主动开展工作。
联系到会议对处置僵尸企业和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理念的强调,不难理解,落实党中央经济决策部署,是一项政治任务。全国各地都应从两个“落实”中读到严厉和紧迫。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党中央各项经济决策部署,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硬骨头,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