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汉滨小学
校园风采
上周三,硚口区崇仁汉滨小学珠心算教室里,30多个孩子正在教练黄玉曼的带领下进行珠心算训练。“挑战!”每次训练开始前,他们都会齐声高喊挑战二字,给自己鼓劲加油。
崇仁汉滨小学坐落在美丽的汉江之滨。走进校园,就能看到文化墙里一个巨大的算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学校和珠心算就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学校拥有九位省级、国家级珠心算教练,先后20多人获得国家、世界珠心算比赛个人全能第一。学校在“崇仁尚思”的办学理念下,致力于让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学习、健康成长。
校园
名片
校长
寄语
教育的源头活水在课程中,在课堂中,在学生中。投入水中,方得正道。
汪飞
“准备!”随着黄玉曼一声令下,孩子们迅速低下头,双手提起,悬在小算盘的上方。“2296+1765-4317+3265+3956”,随着教练报题,30多双小手在算盘上灵巧跳跃,轻盈如指尖舞蹈,黑白算珠上下翻飞,“噼里啪啦”的清脆声音响成一片。
这道由5组四位数组成的加减混合运算题,黄玉曼报题用时不到6秒,而她话音刚落,学生们便七嘴八舌报出了答案。
“这是很常规的基础题,珠心算队里的二年级学生就能达到这个水平。”看着记者惊讶的表情,黄玉曼笑着指了教室角落的一个小男生说:“他才是我们珠心算队最高水平的代表。”
这个读二年级、安静腼腆的小男生叫方哲铭,从三岁开始练习珠心算,至今已五年,曾在全国珠心算赛场上夺得个人一等奖。为了让我们知道他的厉害,黄玉曼在纸上写了一道由10个3-5位数相加减的混合运算题,方哲铭定睛一看,飞快写出答案,用时不到五秒。与此同时,在一旁按计算器的记者连数字都还没来得及按完。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并没有用算盘,而是全靠心算。“这叫手中无盘,心中有盘,边看题大脑里的‘算盘’边动,看完就算完。”方哲铭说。
这样好成绩的背后是日积月累的坚持。学校珠心算队成员们每天早上7点50分和下午4点50分,都要雷打不动地进行30分钟训练。虽然时间不长,但强度很高,训练期间由教练不停地报题,不停地算。
黄玉曼说,练习是很枯燥,甚至很痛苦的,每一次训练都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这一次算得快了,下一次就要更快。突破了一道难题,下一题就会更难。所以在每次训练前,教练都会和队员一起高喊“挑战”,为自己打气。“珠心算是脑力健身,在长期的锻炼下,能极大地提高专注力、记忆力,擅长珠心算的孩子成绩都很好。”
崇仁汉滨小学的珠心算在全市乃至全省都赫赫有名。从2001年起,学校将珠心算定为校本课程,并自主开发了一套教材。从那以后,算盘是学校每个一年级学生的标配,他们每周上一节珠心算课,学习基本的珠心算技巧。上课时,老师会挑选有天赋的学生,进入珠心算队,进行更专业的训练。在学校陈列室,展台里摆放着三十多个奖杯、奖牌,都是历届校队队员赢来的国家级、省市级珠心算奖项。
记者陈晓彤通讯员曹斌记者彭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