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佳)昨日,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的数字出版产品RAYS亮相2017年度数字出版管理工作暨知识服务模式经验交流现场会。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这款数字出版云服务系统,已让60余个出版社和全国3000多万读者牵手,不依靠实体书商或图书电商,运行一年已产生7000多万元成交额。
网络文学大热,网站通过点击量来掌握网友口味,推出新的有网络改编剧潜质的题材,但传统出版企业却找不到自己的读者。
2015年,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推出“RAYS”系统,实现线下传统媒体与线上数字内容产品相结合的O2O双线商业模式,读者扫码登录后阅读习惯即被记录,系统通过阅读类型、停留时长等数据抓取用户,判断读者喜好,并选择合适的时间精准推送内容,“出版历史上,出版社第一次‘找到’了自己的读者,出版业作为内容生产者,终于有了交易平台和数据中心”,该公司董事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坚介绍,“纸书消不消亡不是重点,提供精准知识服务才更有意义”,出版社利用RAYS,能将书籍、音视频、图文、题库、游戏甚至衍生品等资源,按照不同口味提供给读者,突破了传统的纸书出版。
目前,长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长江出版社、今古传奇传媒集团、环球时报等60余家出版和报业机构都使用了该系统,平台上活跃着他们3000余万读者。
与kindle等电子书不同的是,出版系统和读者可在平台上直接交易,目前已产生7000万成交额。出版社涉足的纸质书之外的资源,成为出版社新的利润增长点。“外研社一本英语教辅放在该系统上,读者可点击发音口型矫正的视频,点击即付费,线下卖了几千册,而线上增值服务收益远远超过线下”。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基于教辅衍生数字出版产品,卖了688万元。
“出版的书还能不断‘增值’,因为产生了读者和作者的互动”,刘永坚介绍,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的教材,因为在线不断推出前沿内容,还应读者要求在调整出版内容,也产生了很好的盈利效果。
据了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知识资源服务中心(武汉)数据中心放在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为中心建设主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