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场大学生红色主题班会走进江岸”第三场活动上,党史专家、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健结合武汉抗战,给在场大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在中国抗战史上,武汉会战持续时间最长、战线最广、投入兵力最多。”宋健介绍,1938年,日军投入14个师团,35万多兵力攻打武汉,中国军队投入了100多万兵力,展开了4个多月的血战,歼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日军伤亡达到10万人以上,中国军队的伤亡达到40多万。经过血雨腥风的战斗,中国军民最后粉碎日本法西斯“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美梦,阻遏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武汉保卫战成为日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1938年,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就在武汉。宋健认为,武汉抗战起到了动员民众、唤醒民众的作用,是中国长期抗战的奠基石。“经过武汉抗战,特别是经过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之后,老百姓都被动员起来了,连小孩子都会唱抗日救亡的歌曲”。抗日救亡运动在文化方面、精神层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它把抗日救亡的观念和国家民族的意识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家喻户晓,很多人都会唱抗日救亡歌曲,知道它的口号,也知道持久战的意义。这为支撑长期抗战奠定了思想基础。
同时,武汉抗战也是国共两党合作最好的时期,被称为“蜜月”时期。其间,中国共产党大力宣传抗日路线、方针、政策,出版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设立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新四军在武汉建军并成立军部,表明国共合作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地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配合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为长期抗战坚持下去奠定了坚实基础,发挥了团结抗战的作用。
(记者李婷谭德磊通讯员祝丽芳实习生许慧)
【报名通道】
为让更多青年大学生走进红色场馆,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即日起,有意参加大学生红色主题班会活动的院校可通过电话或QQ群报名。联系电话:15102736559,联系人王彬彬,QQ群:362260175。
百场大学生
红色主题班会走进江岸
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指导
江岸区委区政府、长江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