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晓彤通讯员曹斌)对即将面临高考的准毕业生来说,目前已进入最后的备考阶段。如何在这分秒必争的时刻提高效率,不在五花八门的题海里迷失方向?
近日,武汉市第十一中学的部分高三学生收到一本《提分宝典》,这本堪称备考“秘籍”的习题册,每一本都是量身定做,独一无二。学校利用大数据分析,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科弱点,为他们个性化编写,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这是十一中自2016年着手发展智慧课堂、将大数据引入校园后的一次堪称“集大成”的尝试。据了解,2016年,十一中与企业合作,通过对日常作业和考试数据进行收集和智能化分析,为全校每个学生、每个班级、每个学科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学情大数据。《提分宝典》所依托的数据正源于此。
“这样的习题册很适合我,它让我不再盲目的刷题。高三时间很宝贵,大数据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拿到习题册的高三(1)班学生龚凡哲说。习题册里,不但有龚凡哲在网上做错的习题以及根据弱项设计的强化测验,还专门分析了他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给出学习建议。
学情大数据有多“大”?从云平台上打开学生账户,可以看到该生每一次作业和考试的分数、每一道题的具体分析,甚至某个章节的正确率超过了全年级多少学生、考试成绩波动等多个维度的数据。而打开教师账户,更是应接不暇的柱状图、条形图,老师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全班任意一天、每一次作业和考试的情况,甚至选择题每个选项有多少学生选这样的细小的数据都记录在册。
“这才是真正的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节奏和方向,老师的授课效率也大大提高。”高三数学老师苏敏表示,在这套系统的帮助下,教学和学习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她举例,在此之前,每次考试后,老师花一个小时改完试卷,再用五六个小时对全班的考试情况进行逐题分析,再花一节课的时间讲解。而现在,每张试卷花几分钟便扫描进了电脑,最多一小时批改完毕后,所有人的成绩单、成绩变化、知识薄弱点等数据都自动生成,还用丰富的图表形式展现,一目了然。
“大数据对我们高三的学生来说太有价值了,是很珍贵的备考材料。”高三学生曾妮说,云平台还能根据每个人的错题情况,智能推送相关巩固练习,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个性化作业,提高了学习效率。
目前,个性化习题册还只在尝试阶段,学校正研究对学生的学情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随着收集的大数据越来越丰富,个性化习题册将在全校推广,实现个人定制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