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钢筋水泥 森林里的精神家园
2017-04-21 14:32:00 来源:长江日报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传统悠久的中华诗词是我们渴望融入的精神家园。”

昨日,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皓表示。“什么叫作诗?有好多解释。宋代的司马光说,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就是说,最美的语言是文章,最美的文章是诗歌。诗人们的创作,就是在寻找最美的语言形式。”

张皓表示,诗词创作要讲格律。“无论是新诗还是旧诗,都要有一定的格律,也就是平仄和押韵。”

他介绍,汉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平声,一部分是仄声。平平仄仄,如斜风细雨,仄仄平平,如寸草成灰。抑扬顿挫,增加了诗词的美。虽然不必过分拘泥,但总体来说,不讲平仄的诗,不是好诗。

另外,诗词还要有好的意境。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余味不尽。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有一种悠远开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友情、美感、人生。

“语言要在平仄上符合格律,思想上要创造一种深广悠远、拥抱人生的意境,就可不断产生新的好诗歌。”张皓表示。

“现代社会,我们处在物质文明的困惑中,渴望找到精神家园,诗意的栖居地。诗歌让世界和我,一切融入一种澄明之境,这样,我们的生活和人生都更加美好。”

(记者康鹏通讯员周明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