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办事流程让残疾人少跑腿
2017-04-21 14:32: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马振华通讯员杨士启)市残联工作人员杨易负责全市残疾人证办理审核,昨日他来到洪山区关山街汽发社区,跟随残疾人体验了解准备申办材料过程。记者从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获悉,从本月起,市残联下基层体验,将我市36项惠残政策送进社区,为残疾人排忧解难。

在汽发社区,杨易跟随一位残疾人体验办证过程,了解到残疾人到相关部门办事基本顺畅,但也发现了其中的小问题:有的部门工作人员将申请办证所需资料打印在一张纸上,但未清晰反映整个办事流程,残疾人看着还是会有疑惑。“办事流程不写清晰,残疾人办事就可能要多跑腿。”杨易随即与工作人员商量,重新拟定办事的整个流程,以及须知事项,打印出来张贴在社区的公共宣传栏上,让残疾人一目了然。

这个月,全市像杨易这样下到基层的残联干部有86人。“我市总共有36项惠残政策,残疾人行动不方便,怎样让他们办事少跑腿甚至不跑腿,这是我们下基层的重要目的。”市残联负责人说,为了避免干部长期在机关工作重政策制定、轻落实便民,在“千名群团干部下基层”活动中换位思考,对惠残政策进行全流程、全项目的体验,进一步优化服务。

市残联干部罗祖咏说,到基层进社区后,发现了在机关里发现不了的问题。罗祖咏去江岸区车站街辅仁社区走访残疾人张婆婆家,老人现在最担心的是老两口已80多岁,照顾40多岁的残疾儿子越来越力不从心,想把儿子送进养老院。她打听了几家,不是直接被拒绝了,就是收费太高承受不起。

罗祖咏利用下班后和双休日的时间,开着私家车去江汉跑武昌,实地走访公办、民营的养老院,比地段、问价格,直到走访到第八家养老院,才找到基本符合张婆婆心愿的。老人的愁心事快要解决了,罗祖咏由此记挂着武汉市有43万残疾人,越来越多残疾人将进入老年,还有许多老人因病致残,对养老需求越来越大。近几天,他正在调研城区残疾人养老需求情况,准备向市残联理事会提出建议,呼吁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我市各类残疾人的养老公共服务体系。

市残联负责人表示,残联干部下基层不走形式,要到残疾人家里一一了解需求,从他们的需求出发,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完善为残服务体系。

链接>>>

精准扶贫“助残鸟起飞”

市残联落实精准扶贫年度行动计划,为建档立卡残疾人全面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为950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学费及生活补助,鼓励他们接受教育。

引导建档立卡,残疾人通过种植养殖、维修加工、电商、微商等多种形式创业就业;发展辅助性就业;扶持15个农民合作社,带动400户农村残疾人家庭脱贫。

开展阳光助残活动

广泛组织助残志愿者开展扶残志愿活动,让重度残疾人走出家门。组织大学生更广泛地为残疾人服务,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

加强街道“阳光家园”残疾人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提高“阳光家园”生活照料、婚恋中介、康复训练、辅助性就业等服务能力。加强街道“阳光驿站”建设,为稳定期精神残疾人回归社会提供服务。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