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大千)跳水之后一直在低位震荡,沪指全天收盘跌幅达1.37%,这也成为今年首个沪指收盘跌幅超过1%的交易日。
昨日早盘,沪深两市双双低开后直线下挫,沪指盘中一度跌近2%逼近3100点。随后,在保险及银行股企稳的带动下,两市跌势暂时止住,但即便金融股出手护盘,无奈两市抛压沉重,沪指依然表现萎靡。午盘后,沪深两市持续低位震荡,盘面依然疲软无亮点。至全天收盘,沪指下跌1.37%,收报3129.78点,成交1978亿元;深成指下跌2.16%,收报10091点,成交214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沪指自去年12月12日以来首次收盘跌幅超过1%,终结86个交易日跌幅不超过1%的纪录。
板块方面,除保险、银行、券商等少数板块飘红外,沪深两市其余板块全线飘绿,“一带一路”、内蒙板块、建筑板块等板块跌幅居前。两市飘红个股不足400只,超2500只个股下跌。
对于近期大盘的连续调整,有资深市场人士认为,一方面,“一带一路”概念股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炒作,积累了相当大的获利盘,在雄安概念调整时也表现强势,有风险释放要求。此外,在时间节点上已经临近5月份的高峰论坛,资金有利好兑现出逃要求,且“一带一路”整体市值巨大,一旦下跌,对市场形成大幅冲击。同时,严监管未见松动趋势,A股高估值个股数量庞大,一旦去泡沫的进程量变引起质变,市场集中意识到问题后容易引起集中抛售,加速下跌进程在所难免。
对于这波调整,申万宏源指出,驱动市场回调的真正原因,是金融监管的悲观预期正在发酵,不过实际情况未必如市场预期的那样悲观。对于市场关注的银行同业去杠杆,申万宏源认为,银行间流动性既不会明显宽松,但也不会明显收紧。同时,2017年资本市场稳中求进的政策导向,不可能、也不会动摇,管理层着手开始重建信心是大概率事件,央行近期稳定市场的表态也印证了这样的判断。
兴业证券认为,当前A股市场依然是“稳重求进”大监管基调下的存量博弈市场,银行委外资金的阶段性收缩就称为A股行情的导火索。不过,二季度风险释放的短期颠簸期恰恰是防守反击、立足长期的布局期,后续市场的支撑力量在于行业龙头、优势企业强者更强、价值重估。
中金公司认为,综合市场整体估值及盈利趋势,后市大盘继续回调的空间已不大,但需要看到新的催化剂市场可能才会重拾升势。操作上,关注三大交易思路:消费升级、产业整合、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