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语言哲学:话在说“我”(节选)
2017-04-30 06:58:00 来源:长江日报

叶立文

作为先锋作家,韩少功的家国情怀较之余华恐怕更为强烈。这一点主要反映在他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中。尽管这部先锋名作争议颇多,但可以确定的是,不论文学潮流如何变幻,韩少功通过呼唤人的解放,进而实现现代民族国家的宏大梦想,一直是其小说创作的核心主题。虽然时人将《爸爸爸》与《阿Q正传》相提并论,主要是基于对作家建构民族寓言、批判国民劣根性的价值认同,但这一判断在彰显该作历史、文化指向的同时,却忽略了韩少功语言哲学的思想萌芽。在他笔下,不论是堂而皇之的神话语言,还是嘈嘈切切的日常用语,抑或是似有若无的生命独语,都能以其强大的话语力量,逼迫我们沉默地而非诗意地栖居其间。

在谈论语言的权力问题时,现代思想家们发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即不是“我”在说话,而是话在说“我”。究其缘由,盖因一个深具社会属性的人,其存在状况并不取决于他的自我认识,而是他者的目光,决定了此人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可以想见,当一个人欲向外界说明自己的时候,他除了在有限的言辞中字斟句酌,实在并无他法去表达自我。但言辞一旦被说出,他的社会形象就会被这些言辞所限定——毕竟他者只能以陈述者的言辞去认识其形象。因此可以说,语言不仅限定了人的存在,而且也以其词语的力量,深深遮蔽了人的本真存在。

面对这一现象,韩少功其实早于《爸爸爸》之中就展开了形象书写。作品中丙崽的“在”,完全取决于他自身的“言”。这个人物平日里高兴时喊人“爸爸爸”,生气时却破口大骂,鸡头寨乡民也据此认定他是一个低能儿。但当乡民以丙崽的言论为卦,决定是否参与和邻寨之间的斗争时,他又摇身一变成为了神祗似的人物。这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戏剧人生,充分说明了一个人的存在状况,完全取决于周围他者对其语言的揣摩。按常理说,语言本应反映和揭示人的存在,但语言对存在的这种压抑和遮蔽,却勿宁可被视为言与在的一种病象关系。

同样,在韩少功的另一部名作《归去来》中,主人公时隔多年以后重访故地,不料却在周围村民的言辞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一方面,村民以嘘寒问暖的言辞表达着对于主人公的熟悉,但另一方面,“我”却感觉自己并不认识这些村民。如果考虑到主人公此前的理性清明,那么就不难理解他后来心智的迷乱,皆拜村民的言辞侵扰所致。这同样是一个“言”如何演变到“在”的故事。而到了《马桥词典》,韩少功更是将言与在的病象关系揭示得淋漓尽致。

(原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