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杂技这张文化名片到底有多牛
记者王娟
武汉杂技有着百年的历史,从过去民间走街串巷的街头杂耍,到如今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技艺让武汉在二十多年里逐步成长为世界杂坛闻名的“东方赛场”,彰显着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风姿。这张文化名片到底有多牛?
80多个大奖拿到手软
说武汉杂技团名声在外,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要知道,武汉杂技团建团60多年来,先后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取得各类奖项80多个。其中最早的是1957年,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夏菊花在苏联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的金质奖章,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国际比赛中的第一块金奖;最近的是2016年,《秦俑魂·独轮车技》连续在第五届西班牙菲格拉斯国际马戏节、第四届俄罗斯IDOL国际马戏节、第二届国际马戏“MASTER大师奖”的比赛中连续获得金奖、“年度最佳高难度节目奖”等奖项;而摩纳哥国际杂技马戏比赛的“金小丑”奖、伦敦世界杂技锦标赛最高奖“黑湖塔”杯、法国“明日与未来”国际杂技比赛金奖等重要奖项,都曾被武汉杂技团纳入囊中。
百年传承创新不断
提起武汉杂技,很多老武汉人会第一时间想到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夏菊花和她表演的《顶碗》。当年这个节目将柔术与顶技结合的高难度节目,不仅通过电影《春燕展翅》风靡全国,更在国际上备受赞誉。如今,《顶碗》依旧是武汉杂技团的保留节目,却已经呈现全新的面貌,从单人表演演变成双人、多人,从单纯比拼技巧到融入舞蹈、文化内涵,更具观赏性。
和《顶碗》一样,武汉杂技团的众多金牌节目,都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呈现出更卓越的风采。2010年在全国杂技比赛上获得金奖的《大跳板》,是从俄罗斯杂技最传统的项目中取经,在俄罗斯人擅长的单人技巧基础上发展出了更多群体动作,“独脚立720度旋”“独脚立后空翻三周”等世界顶级水平的技巧,让《大跳板》以绝对优势斩获金奖。屡获大奖的《独轮车技》是将传统独轮车技和蹬人技巧结合而来,不仅增加了技巧的难度,观赏性也大大增强。技巧在更新,演出形式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武汉杂技团相继推出大型杂技主题晚会《英雄天地间》《海盗》和《梦幻九歌》,将杂技技艺融合声、光、电的科技,呈现出更丰富的效果。
技艺传承,新的演员也不断成长。此次出访斯德哥尔摩的演员阵容中,既有《顶碗》最年轻的一代传人、13岁的米灵芝,也有舞台经验丰富的老艺术家、已经退休又重返舞台的吴为民,成为“薪火相传”最生动的诠释。
20多年的“东方赛场”沟通世界
从1992年开始举办的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将武汉杂技从一个团队的荣耀扩大为一座城市的欢乐。经过20多年的经营,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先后邀请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230多个节目,近2000名杂技高手来汉参赛。美国、俄罗斯、西班牙等众多国际、国内的名团和“金小丑”波波夫等艺术家,都因为杂技艺术节成为了武汉人民的老朋友,更多节目从这里获得关注,走向国际舞台。目前,武汉已经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东方杂技赛场,并和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法国巴黎“明日与未来”国际杂技节、中国吴桥杂技节并称四大国际杂技节。
随着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的声名远播,武汉杂技团的脚步也迈向全球。60多年来,武汉杂技团曾先后100多次赴五大洲150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进行访问演出,深受海外观众的欢迎,更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生力军,带动着这座城市阔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