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郑汝可
“努力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时限最短、服务最优的城市,营造与国际先进城市无差异的行政审批服务环境。”昨日,在东湖高新区召开的全市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工作现场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详细阐述武汉“三办”改革各项目标任务。
他指出,推进“三办”改革,关键是要转变工作理念,从以职能部门审批的“一件事项”为中心,转向以企业和群众办理的“一件事情”为中心,以企业群众办事极致体验为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效便捷政务服务的新期待。
是什么?——
以人民为中心
提升治理能力改善营商环境
最终要打造三个“极致体验”
探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审批模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源于陈一新对武汉政务、营商环境的系统思考。
早在2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担任市委书记期间,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对群众提出的困难,自己带头雷厉风行、迅速办理,也要求机关干部闻风而动、提高效率。
通过多次实地调研,陈一新结合武汉实际提出思索:目前,我市审批服务仍存在导致群众办事不便捷、不高效的诸多问题;营商环境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制约了城市进一步引进培育一流企业、人才、资本。今年3月,他要求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率先开展“三办”改革试点。
昨日,陈一新再次用三个“极致体验”概括“三办”改革具体内涵:
——“马上办”,就是让企业群众在办事速度上获得极致体验,实现“即来即办、立等可取”。
——“网上办”,就是让企业群众在随时随地网上办事上获得极致体验,实现“一网覆盖、网上办结”。
——“一次办”,就是让企业群众在办事少跑路上获得极致体验,实现“一件事情、一次办结”。
陈一新说,推进“三办”改革,关键是为企业和群众办理好“一件事情”。他举例:对群众来说,“一件事情”可能就是办理不动产登记证;对企业来说,可能就是投资建设一个项目。“企业和群众在办理时,并不关心政府内部如何流转,经过了多少个部门以及多少个审批事项环节,他们只关心能不能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
他举例,先行试点的东湖高新区推行“三办”改革后,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由以前30天缩短至最快15分钟办结,企业设立时间减至1-2个工作日,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陈一新由此提出,要将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建设成为全市作风建设的标杆。下一步,还要推动“一次办”迈向“马上办”、“马上办”迈向“网上办”、“网上办”迈向“不用办”。
怎么做?——
探索成立大数据局
设立首席信息官
定期举办“‘三办’改革大比武”
在全市推进“三办”改革,满足企业群众的切实需求,武汉市提出了哪些创新举措?昨日,陈一新概括“三个集成”——
集成机构“减窗口”——推动审批职责、审批事项、审批环节“三个全集中”,设立综合服务窗口。
集成流程“减环节”——对于“一件事情”涉及一个部门多个环节的,推进办理环节内部整合优化;对于“一件事情”涉及市区两级、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强化协同联动,精简流程、加快流转。
集成信息“提效率”——能上网的全部上网,实现线上线下无差别审批;构建全市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全市统一的政府大数据中心、统一的“云端武汉政务服务大厅”,做到全市审批服务“一个数据库、一朵政务云、一张政务服务网”,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需一号申请、信息一次认证、资料一次填报;探索成立大数据局,设立首席信息官,组织实施大数据战略,协调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陈一新特别强调,开展“三办”改革,必须结合各区实际情况和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比如对上网困难的群体,就要保留传统审批受理方式;对办理量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审批事项,市、区要联合攻关,尽快突破;对因敢闯敢试出现的过失性犯错,要制定“三办”改革试错、容错细则。
他要求,定期举办“‘三办’改革大比武”,看办同一件事情,哪个区办得快、办得好、群众满意度高,在各区间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