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适应共享时代的文明要求
2017-05-17 06:02:00 来源:长江日报

在东湖绿道,许多市民选择骑共享单车出游记者郭良朔摄

本报评论员肖畅

互联网时代的经济模式创新,为“共享”解决了技术上的可能,特别是新近兴起的“共享单车”,让人们越来越切实地感受到,一个“共享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任何新事物,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难免会带来新的问题和考验,需要人们在意识和行为上适应调整。共享单车帮助许多人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使得绿色出行渐成风尚。与此同时,车辆的维护、使用、停放等,出现了不少虽可预料、但仍令人遗憾的问题。这一城市出行模式的大改变,也就成为对城市文明的新要求,需要我们从方方面面进行调适,尽快形成共享时代的新文明。

共享,意味着人人拥有,人人便利。例如共享单车,骑行者虽然不拥有对自行车的产权,却共同拥有使用权。只有车辆被最大化地共同使用,这种模式才能成立,每个人才有长久使用的可能。如果我们把车辆锁起来,或者放在自己家里,短时间看似乎是拥有了更多,最终却会是一点都无法拥有。

共享,既是共同得利,也是共同责任。共享单车为运营企业带来成长的无限可能,那么企业便需要为解决它增添的新问题付出成本,这是责任。共享单车为城市解决了微出行和绿色交通问题,城市在道路分配、停车场所划定上得想办法,这是责任。我们每个使用者当然是更直接的受益人,按规矩停放、按规矩骑行,也是责任。这些责任,一起构成共享时代的城市新文明。

我们无意于把共享时代的短期不适应归结为素质问题。这是一次“相遇”,就像工业化初期人与机器的相遇,新交通时代我们与地铁的相遇,我们得由不适应迅速转向对规则的顺从,养成新的文明自觉。譬如电梯出现以后,大多数人有了先下后上的意识;城市有了地铁以后,我们改掉了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吃东西的习惯。

共享,分享,在过去是一种美德,具备这种美德是高尚,不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但进入“共享时代”,它就应该是基本的文明标准,是对我们每个人提出的要求。共享精神,共享文明,因此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强制性,如果不能尽快适应,便会付出代价、受到惩罚。对于企业,是失去了成长的潜力,对于城市,是失去了拥抱未来的机遇,对于个人,是你成为公共生活中被厌弃的对象。

共享单车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城市文明新要求,是普遍的。我们发起适应“共享时代”文明新要求的倡议,是因为我们希望武汉这座城市,在各方面有先人一步的表现,是因为我们相信,大家共同热爱着这个城市家园,一定会不断做更好的自己,让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园具有格外吸引人的美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