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购应加强监管
2017-07-13 07:01:00 来源:长江日报

海外代购应加强监管

□杨玉龙(河北公务员)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测,中国内地海淘族人数将于2018年增长到3560万人,代购交易规模也将达到1万亿元。这些海淘集中在国内大大小小近百家代购网站上。新京报记者在调查时发现,一些代购平台监管缺失,上至货品源头、物流货运,下至交易流程,无一不暗藏各式灰色手段。(7月12日《新京报》)

“代购市场水太深,从源头到运输渠道都暗藏玄机。”“就连如今很多看似正规的海淘代购平台,实则也漏洞百出。”当消费者对海外代购形成这种印象的时候,足见海外代购,这一时尚的消费模式背后的乱象丛生。

对于海外代购存在的乱象,媒体早有曝光,有些牟利之徒,制造假的海外商品、假发票、假通关凭证、假报税单等层出不穷,甚至已经形成了产业链。而一些网络海外代购平台也甚至参与其中。以洋码头为例,据记者调查,注册网店程序十分简单、审核如同虚设;且在物流通道也存在“失控”现象,难让消费者放心。

事实上,2014年8月,海关总署就正式施行《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规定不管是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个人,都要向海关通关管理平台传送交易、支付、仓储和物流等数据。但是否加入海关部门的监管,根本上还是取决于从事海外代购行为者的自觉申报。同时,加之维权渠道不畅,消费者的权益难有保障。

无疑,海外代购的规范,一方面需要法律完善作为支撑,在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求下,制定合理的法规,使规范海外代购有规可循;另一方面,需要在监管上下足功夫,海外代购涉及到工商、海关等诸多部门,如何以合理的监管促进市场正常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不仅需要行之有效的办法,更需要不遗余力的监管执行。

同时,于海外代购的买卖双方而言,也应为海外代购的规范做出积极贡献。比如,商家加强自律和自我监管,不靠歪点子赚钱,行业的口碑自然就会好起来;作为消费者,不仅要睁大眼睛理性消费,当买到名实不副的产品时,依法维权最重要。毕竟,消费者的监管力量也不容小觑。一句话,唯有在“闭环监管”下,海外代购才会实现规范与繁荣。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