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扔钱”是种病
2017-07-14 07:02:00 来源:长江日报

“一言不合就扔钱”是种病

□毛建国(江苏职员)

在杭州,雷峰塔的遗址,就因为很多人扔钱,而成了一个钱山。目前景区对遗址的钱币每个月不定期清理一到两次,一年下来大约能清理出两万多元。(7月13日《钱江晚报》)

有人说,只要有炉子、池子、坑这些设施,或者说只要有可以扔钱的地方,只要有人觉得可以扔钱,就会有人扔钱。按照流行说法,这大致可以称为“一言不合就扔钱”了。对于“一言不合就扔钱”,有人考证出古已有之。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里就记载了有人往泉水里扔钱。国外也有之。罗马的特雷维喷泉,就是一个扔钱的地方。问题的关键是,无论是古人还是外国人,扔钱像我们这样肆无忌惮吗?

现在去风景名胜区,乱扔果皮纸屑的人越来越少,刻字“到此一游”的越来越少,扔钢镚纸币的越来越多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恐怕与对“一言不合就扔钱”的认识有关。这些年来,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旅游文明的重要性,并且从文化和制度上遏制了不文明的空间。可对“一言不合就扔钱”现象,并没有一个清晰认识。

世上本没有许愿池,扔钱的人多了,就成了许愿池。扔钱的背后,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交易式信仰,代表着人们虔诚的祝福。正因为如此,对“一言不合就扔钱”,很多人并没有觉得是多大的事。事实上,与刻字“到此一游”一样,“一言不合就扔钱”同样是种病。泛滥的钱币与泛滥的刻字,同样破坏了风景、影响了观感,还很容易损坏文物。据称,日本不少景区用中文写着“不得扔钱违者重罚”。这也算是一种“丢人丢到国外”吧?

在旅游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必须充分认识到,“一言不合就扔钱”也是种病。对于“一言不合就扔钱”,既要堵也要疏。现在,也很有必要像当初治理刻字“到此一游”一样,形成社会共识,养成不乱扔钱的习惯;拿出具体举措,遏制和惩戒乱扔钱行为。最怕有些景区,为赚一点小钱,“苍蝇再小也是肉”,默许、放任甚至鼓励“一言不合就扔钱”。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