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河流总体水质状况稳中趋好;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区域和道路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这是2016年武汉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的环境质量状况。
该公报显示,2016年全市河流总体水质状况稳中趋好,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六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全面下降。近五年长江武汉段干流、汉江武汉段干流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保持稳定,氨氮浓度有所下降;劣Ⅴ类断面显著减少;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河流总体水质状况稳中趋好。近五年,全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为100%。
据介绍,2016年,我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37天,优良率为64.8%,与2015年相比,优良天数增加45天,优良率上升12.2个百分点。
今年1-5月,市环保局开展监测的88个重点湖泊中,8个湖泊水质好转,29个湖泊水质达到规定的功能区类别标准,占62个有功能区类别标准湖泊总数的46.8%,与2016年同期持平。总体来讲,全市河流水质持续好转,湖泊水质保持稳定。
环境质量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省下达任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59%。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以上。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99%,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3.5%,长江和汉江武汉段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0%。
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
环境质量工作任务
——完善环境监控体系。加强对重点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和控制。完善地表水、空气、噪声自动监测网络,初步建立生态安全监测体系和土壤环境监测体系。
——严格生产准入机制。严格钢铁、水泥、玻璃、陶瓷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准入和强制退出机制。严格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推动提升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治理雾霾、改进大气环境质量为重点,深化各类环境污染防治。加强成品油质量监督检查,大力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严格水环境管理,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大噪声、危险废物等综合整治力度。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落实污染隐患和环境保护违法行为举报受理和查处制度,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深化“两型社会”建设。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全面节约利用资源,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绿色制造标准化提升工程,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打造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