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晓彤)在汉阳梅林都汇社区,提起“孩子王”路路姐姐,从保安到居民,无人不知。“路路姐姐”叫杨路,今年暑假,她在社区创办的“孩子之家”深受家长和孩子们贊誉,“孩子之家”成了假期社区孩子们的乐园。
7月28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杨路的“孩子之家”。一间教室大小的活动室里,整齐摆放着一千多本书,书架上方是一面照片墙,贴满了孩子们的笑脸。活动室里,一个高中生模样的女孩正在辅导孩子们写作业。“你好,我是杨路,今年高三毕业,‘孩子之家’的创始人”。
“孩子之家”的创意始于杨路的一次寒假社会实践。2016年寒假,杨路所在的高中,要求学生在寒假期间完成一项社会实践。在和邻居们闲聊时,杨路发现,社区多数孩子的假期生活就是老三样:培优、游戏、看电视。“我想带他们过个有意思的假期,学好玩好”。
心动还要行动。杨路在社区里贴公告,招募到首批“孩子之家”小成员,从7岁到12岁,共计10多个孩子。最早“孩子之家”就在杨路的家里。每天上午,孩子们到她家报到,在杨路的辅导下,一起写作业、阅读、看英文电影、排练话剧等等。原本只准备做一期“孩子之家”,由于反响特别好,从那以后每个寒暑假都如期开办。
2016年底,杨路的“孩子之家”升级,从自家走向社区。在社区QQ群里,杨路和妈妈发起“孩子之家”众筹,最终20个家庭出资,每个家庭500元,共计1万元筹款,用于购买图书和活动用品。社区为“孩子之家”提供了免费活动场地,“孩子之家”里的所有志愿者均为学生家长。
今年暑假,“孩子之家”每天爆棚,接待孩子和家长上百人次,活动、课程也更加丰富。杨路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他们邀请自己的朋友来为孩子们免费讲座,计算机老师揭秘电脑游戏,科学老师带大家做实验,地理老师讲星空奥秘,来自台湾的歌唱家教孩子们唱歌。“想来的孩子都可以来,全免费。”杨路说。
“我们都是双职工,孩子放假在家挺孤单的。现在孩子每天自己要求来‘孩子之家’,和同伴一起玩,一起写作业,家长很放心。”社区居民黄琴说。
杨路说,因为有了“孩子之家”,她走在小区里,孩子们都叫她路路姐姐,她特别开心。下个月,杨路即将赴美国读大学。她说,以后的假期,她还会回社区上课,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探索学习。
杨路和父亲杨红清与“孩子之家”的孩子们一起在小区做游戏记者彭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