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后,见到课本里见不到的世界
2017-08-03 07:03:00 来源:长江日报

江汉大学16级外国语学院英语3班罗俊童

7月7日早上没有平日里的燥热,风轻轻的,吹来丝丝阴凉。赶到黄陂区长轩岭街仙河店村后,万书记领着我们黄陂方言调查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到村子里走访村民,为了能收集到纯正的黄陂地方方言,我们需要寻找年龄在60岁以上、长期在当地居住且口齿清晰、听力较好的老年人作为方言老师。恰巧村里住的多是爷爷奶奶,这为我们的方言调查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

我们先走进一位老奶奶家,但她听不懂普通话,加上年迈,我们交流得很困难。我们重新找了一位方言老师,她做过小学语文老师,长期呆在黄陂本地,进行简单的交流后,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当天的工作。

方言调查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首先,寻找到符合要求的方言老师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次,我们还需要和方言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在录音过程中,会出现读错、读漏、外部杂音等问题,这时候都需要重新录制或暂停录音。

有时我会思考做这样一项调查到底有什么意义?我想,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大背景下,地方方言不仅仅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远方游子心灵深处对家乡抹不去的记忆。不管身在何处,家乡的方言就是一曲唱不完的歌谣,当在异乡感到疲惫的时候,它总能让人忆起家里温热的饭菜香,忆起儿时爬树摘桑葚的纯真欢乐。

我想,也只有真正喜欢一件事的人,才会用心地珍视它,在它快要消逝的时候拼命地用手紧握。而热衷于方言调查的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心调研,细心记录,悉心整理。在调查中感受文字差异的乐趣,在与人交谈中感受诚挚感情。

以前总以为江城武汉的美在于它的大江大湖,在于它繁华的街市和忙碌有序的街道,在于流光溢彩的车灯和闪烁的霓虹。现在的我,静心聆听着蝉鸣,看着远方起伏的山峦,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啃着奶奶递来的大西瓜,心里暖暖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

而对于这些,我们只有在“走下去”之后才深有体会,下乡之后,我们见到了一个课本里见不到的世界,这一次,大地才是我们的课堂,村里的村民才是我们的老师!

明天的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故事,明天的我们能从方言老师那里学到什么呢?新青年们,走下去,干起来吧!

(记者胡雪璇整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