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夏琼
“这些年,常常看到这样的您:批阅签报材料从不隔夜,逐字逐句修改文件,研究工作到转钟,部务会上逻辑严密、掷地有声,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满怀关切,大院里小径中垂首踱步……”杨汉军牺牲后,一位组织部同事写下这段话,在人们手机中竞相传递。
日前,长江日报记者走进市委组织部,走进杨汉军办公室,追寻他生前紧张而从容的脚步。(下转第二版)
有榜样就会有传承
本报评论员刘林德
“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杨汉军勉励年轻干部的警句,并不深奥,但“需要一生去修炼”。通过他的事迹,不难看出,这绝不是随口的赠言,而是他对党的好干部标准的全身心践行,是他个人从政风格的提炼。
怎样做一个好官,党的好干部应该什么样,标准都很明确,说出来往往是简单几句话。但这几句话,却是无数榜样身体力行呕心沥血书写出来的。党的历史上,优秀干部不断涌现,正是因为一代一代在垂范、一代一代传帮带,凝炼出了党的好干部标准。
不断攻坚克难,总能挑起最重的担子,离不开杨汉军个人的勤勉、细致和创新,也离不开他带领的团队的战斗力。杨汉军不仅是告诉他们道理和要求,更是带头做出榜样,这是团队战斗力的重要来源。
我们相信,越多杨汉军这样的干部,忠诚践行,使党的好干部标准个人化具体化,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党的干部队伍素质就一定会不断提高,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
8月12日,杨汉军办公桌上还留有厚厚的待处理文件记者胡九思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