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2017-08-28 07:06:00 来源:长江日报

□张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阶段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战略性和原则性问题,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树立四个自信,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事关成败与生死。只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中国有独特的地理、人文构成,有世界上唯一不曾间断的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我们绝不可因近代以来短暂的落后而丧失自信,更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国历史,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是被充分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唯一正确道路。

强化四个意识,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保障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的绝对权威。确保党的坚强领导首先是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不断坚持好、维护好、巩固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的大局和最高的政治目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都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核心意识。这是十八大以来之所以能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的根本保障。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遇到新问题导致发展进入新阶段,必须坚持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共享一体发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求实施供给侧改革,从依靠投资等要素驱动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打造开放发展的升级版,坚持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整治环境污染,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这是新阶段发展的新方法论,是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迎难而上克敌制胜的指南针。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保改革、发展、稳定全面推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用四次全会,分别专题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全民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四个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战略问题。这四个战略布局既分步实施,又协调推进,全面小康是目标,改革与法治是手段,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处理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党纪和国法的关系、党的领导和法治的关系,特别强化全面、从严、依规治党,确保了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同命运,确保了党的绝对领导力和战斗力。

以人民为中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党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所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目标”“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极大地振奋了士气、鼓舞了人心,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心往一块想,力往一块使。共同的使命催生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目标形成巨大的合力,巨大的合力在正确的旗帜指引下,沿着正确的道路,遵循科学的理论指导,就一定能取得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法学院副院长)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