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闲心莫读书
2017-10-10 07:10:00 来源:长江日报

周志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文化批评与文化研究。

·漫思考·所谓读书要闲,就是说不要太把读书利益化

人无闲心莫读书

文/周志强

书,要到了不必要读的时候,才真的读出意思来。

仿佛是苏东坡说过,人生有所谓的三闲,晨起、病中和雨天。这三个闲暇时间,正好读书!我觉得读书要有一股子“闲”的韵味,因为闷头闷脑急赤白脸的生活,是只适合阅读商务速成或恋爱指南之类的东西的。

这么多年来,大家都在主张“读书有用”,把读书看作是人生晋级的台阶,看作是博取功名利禄的正途。贾宝玉就曾表明心志拒绝读经济有用之书。这是对这种利字当头的读书观的反抗。什么颜如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但凡劝学,无非权谋机变的变体。至今日,老师和家长也是用特有的“有用说”来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好好读书,将来如何如何。

于是,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就慢慢变成不爱读书的青年;一个爱读书的学者,也逐渐成了只看专业书的工匠。“有用”的书大卖,“无用”的闲书、人文读物和性情著作,出版社不愿问津;会计师、律师、考研、出国……教辅类的“有用”之书占去图书市场的三分之二。

所谓读书要闲,就是说不要太把读书利益化。

我认为,得把阅读从正襟危坐的考试情境中拯救出来,从急功近利的晋升情绪中拯救出来。遇到一本书,乃是遇到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不一定就带来新的人生。面容的宽和而不是蝇营狗苟的焦虑,看星空白云的闲适而不是皱眉凝目急匆匆的脚步,才是读书带给我们的韵味。

在好几年以前,三联书店转为24小时营业。初秋,周末,冷风里我缩头缩脑地走进书店,看到从二楼到一楼的转角楼梯上面,一排排坐着读书的孩子。他们认真的样子和忽然笑出声的面容,突然之间让我觉得很感慨很充实。他们偷闲来此,享受匆忙日子里一时半会的“离开”。读书而无作业之痛,读书而无作文之约,读书而无发财之梦……

读书,读闲书,闲读书,不是为了享乐人生,也不是为了濡染风度,就是读读书而已——这个时候,书里的妙处才向你显露出来。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把人生的情感做了冷静、温馨而悲悯的壁上观,无尽的凄怆和曾经的绝望,上升的快乐以及坠落的沮丧,仿佛烛照寰宇,清明里面隐含湮没,荒凉里面纵横豪情。

书,把万千的世态都化作了微雨燕飞落花闭门的宁静画面。要读书,就要有一种拿得起也放得下,心无挂碍的“闲心”——简单说,读书之闲心,就是敢于将一切苦难和幸福都付之于微微一笑的勇气和果断。

眼下,动辄讲读书之有助于发展和进步,读书之有功于企业和个人,读书之有得于管理和商务……把读书说成竞争的道理,这当然没啥不可;把读书看做涉世的睿智,也自有根由。只不过,除此之外,那份了悟生命之短促而后观世事之生动的闲心,却不能遮蔽。

人无闲心莫读书。市场上热销的某某指南、某某大全、某某秘籍、某某必读……让你天天忙东忙西一路高歌。古人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每天忙忙碌碌仿佛可以永生世上,也就“不知老之将至”。这短短的人生和长长的磨难,别那么着急着走下来。多从历史的角度想想过去,多从宽容的角度看看未来,这份闲心,正是读书读世界、读书读自己的根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