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人才向“创新”聚集
2017-10-13 07:12:00 来源:长江日报

创新靠什么?靠人才!党的组织工作,同样是凝聚最重要的核心人才。以党性驱动创新,是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坚强保障,也是未来科技城推动“红色引擎工程”的重要目标。

西门子武汉创新中心是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全资分支机构,成立了未来科技城第一家外企党支部。党支部书记曹晶博士介绍,对于外企而言,做好党建工作,可以极大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曹晶博士的带领下,各部门的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踊跃加入党支部,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成为企业发展的创新先锋,外企党建从“难点”转化成了“亮点”。

“服务人才、凝聚人才、帮助人才发展,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实践”,中共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支部书记孙文娟博士介绍,光电工业院共聚集了80多家孵化团队、企业,有的团队、企业因党员人数限制,没有党支部,就都归口于工研院党支部,转组织关系,预备党员转正,党员们不用担心身份“真空”。

目前,武汉未来科技城聚集的七家工研院,均成立了以院领导为书记的基层党组织,带领科技骨干、创新团队开展科技创新,每个新入院的孵化团队均实现团队入孵、组织覆盖。

“红色引擎”的带动力:

今年上半年未来科技城

10大项目密集动工建设

“红色引擎”带动,党旗高高飘扬,更彰显先进本色。

近年,武汉未来科技城进入产业项目密集动工建设期,综合党委按照“一名党员、一个项目、一包到底”的工作服务机制,通过“党旗飘扬”行动,狠抓项目开工。

今年以来,在综合党委的领导下,上半年已实现激光研究院、格林美、凯迪1.2期、中核1.2期、光电院、科威晶、灿光、未来一小、高新现代等10个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开工总建筑面积达47.5万方,总投资逾10亿元。

其中,克服最多困难的,莫过于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建设项目。在去年底,短短3个月内,项目面临征地拆迁、场平、油气管线迁改、市政建设等一系列繁重任务。

综合党委书记带领工作专班深入一线,曾因劳累过度,突发肾结石病倒在工作岗位上,送医经简单输液处理后,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继续工作。年轻党员车寅同志的脚板不慎被钢钉刺伤,轻伤不下火线。党员带头,全员奋进,确保了这个可能影响光谷未来几十年发展的重大项目如期开工。

“红色引擎”的感召力:

来自民营科技企业家的

入党申请书

今年6月,武汉嘉仪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愿兵通过公司党支部,向未来科技城综合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创业多年,可谓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向党组织靠拢,是听从内心的声音。”35岁的王愿兵是武汉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入选光谷“3551”人才计划,2008年,他放弃百万年薪,卖掉深圳住房,回汉创立武汉嘉仪通科技有限公司。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正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同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王愿兵说,和“中国梦”一样,嘉仪通也有企业的梦想,就是不断研发出世界领先的检测仪器,成为世界领先的仪器研制企业,为“中国智造”添砖加瓦。

王愿兵认为,国家发展需要远景目标,企业发展也需要理想和情怀,他愿意跟党走,“既然目标已定,就要风雨兼程”。

今年以来,未来科技城综合党委已陆续收到40份入党申请书,绝大部分申请人都是企业技术研发骨干。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