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武汉面塑吸引市民拍照记者郭良朔摄
本报讯(记者钟磬如李英波通讯员张昊薛泽闻)13日,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大幕,来自长江流域15个省市区的千余非遗传承人到场献艺,吸引万余市民前往观展,凡现场正在创作的传承人都被观众打了围。
这次大展将持续至10月17日,主场馆免费对市民开放。展会期间,武汉还设置了13个分会场和若干活动点,供市民在家门口感受非遗风采。
定位为“东方迪士尼”的长江非遗小镇规划设计展示亮相展会,引来不少市民的关注。这座小镇位于武汉市黄陂区,预计8年全部建成,项目规划占地8100余亩。建成后的长江非遗小镇将集非遗文化、非遗旅游、非遗产业于一体,内设非遗东方乐园、非遗康养街、非遗百工坊等区域。
“长江流域的非遗存量约占全国非遗的三分之二,此次大展汇集了来自长江流域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约500项,可见展会的分量。”两岸四地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秘书长李漯民看过不少非遗展会,他说,长江非遗大展在规模、影响力方面都占据国内同类会展的龙头地位,这是一次丰富多彩的长江文明结晶的集中展示。
同一个类别、不同地域和不同流派的非遗传承人同台竞技是本届大展人气最高的活动之一。13日上午,来自佛山、上海、重庆、瑞昌、潮阳等8个城市的剪纸传承人在竞技区集体晒绝活,灵动、鲜活的图案在他们的巧手下一会儿就剪成了。
乐清细纹剪纸技艺需要艺术家在以平方毫米为单位的小方格内雕刻出镂空花纹,令人惊叹的是传承人金伍娒是在15层宣纸上雕刻出这些图案的。佛山剪纸传承人陈永才雕刻出的人物图案栩栩如生,最细处的线条仅有1毫米宽,但依旧圆润流畅。他说,广东剪纸的工具制作非常考验功夫,需要把两三毫米宽的刻刀磨成缝衣针那么细,稍不注意,工具就废掉了。武汉剪纸传承人沈松柏可以在2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剪出仅有指甲壳大小的立体蚂蚱,很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14日至17日,活动现场每天都有传承人同台竞技的展示,内容涉及剪纸、织秀、漆艺三个长江流域最具特色的非遗项目。
丰富的展会吸引着一群热爱非遗文化的观众。13日上午10点多,刚下夜班的黄先生专程从汉阳赶来参加汉绣非遗课堂,他也是体验课上唯一的一位男士,出于个人喜爱他专程报名前来体验汉绣。
接下来几天,非遗课堂还将推出鲁班锁、剪纸等武汉非遗项目授课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