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企业留下“物有所值”的人才
2017-10-14 07:10:00 来源:长江日报

“政府对大学生最低年薪的指导性定价,是希望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纠正长期存在的系统性偏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鹤说。

她认为,出台该标准,不是要干扰劳动力市场定价,更不是以行政命令替代市场规律,而是对市场的合理引导,“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武汉地区中高级劳动力的市场定价普遍低于应有的水平,用经济学术语来说是‘存在系统性偏差’,这是导致‘孔雀东南飞’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次政府的指导性定价,是希望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纠正该长期存在的系统性偏差,既符合劳动者的利益,也符合用人单位的长远利益”。

同时,她认为,该标准能帮助用人单位留下真正“物有所值”的中高端人才。通常对最低工资制度的诟病是容易导致低端劳动力失业,因为一旦雇主发现雇佣这样的劳动力不能“物有所值”,就会停止雇佣,甚至将工厂转移到用工成本更低的地区。但武汉市的政策是针对中高端人才,是相对稀缺的资源,不会轻易被替代。在最低指导工资制度下,用人单位当然会精打细算,留下真正“物有所值”的人才。“同时,该政策针对的是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市场,而非全部市场。经过市场的考验和用人单位的筛选,能在武汉立足的大学毕业生,一定都是真正的人才。这样,既为企业本身积攒了后劲,又为城市积聚了人力资本,是多赢的方案”。(通讯员武招才)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