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洁莹通讯员王琼)国庆长假结束后上班第一天,楚天双语幼儿园园长刘桂荣来到办公室,就开始筹划10月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除了园长身份,刘桂荣还是武昌区民办学校第一党支部书记,她负责4所民办学校共5名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2016年9月,在武昌区教育局党委指导下,部分民办学校组建联合党支部,我是首届党支部书记。”刘桂荣说。幼儿园里只有2名党员,以往很少开展党组织活动,让这位有着21年党龄的老党员有点遗憾。“组建联合党支部后,我们和东湖中学结成对子,东湖中学开展大型党建活动都会邀请我们参加,新疆班学生也经常来幼儿园开展活动,我们的党组织生活开展了起来”。
联合党支部就像孵化器,随着武昌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深入推进,逐渐演变为更加精细化的党建联盟。区教育局将每一所公办学校与一所民办学校结对,按“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便于管理”的原则将118所民办学校组建成11个区域化党建联盟,实现了全区教育系统公办、民办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同步发展、共同进步。
党建联盟也让民办机构的教职工找到了入党途径。去年12月,格林美德幼教机构的陆岚老师向乃园幼儿园党支部书记李绪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陆岚的父母都是党员,她心里一直有入党的愿望。“党建联盟把我们和乃园幼儿园结对,李书记主动联系我们。她来讲了第一节党课后,我就写了入党申请书”。
武昌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党建联盟中,公办学校带动和帮助民办学校共同发展。在“党建联盟”平台上,通过“2+1”模式(即公办学校党组织和党支部书记+民办学校),采取公办学校逐一上门走访、召开联合会议等多种方式摸清民办学校党员的基本情况,一起帮助民办学校理顺党组织日常事务,制定年度目标。同时,结对学校之间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形成了“大党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