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建成三级河长制体系
到今年底前,我市将建成市、区、街道(乡、镇)三级河长制体系,覆盖全市范围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58条河流。到2020年底,河流水环境明显改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5%以上,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5%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
为湖泊划线保护
武汉将控制湖泊蓝线、绿线和灰线保护范围。其中,蓝线、绿线之内不得任意开发,灰线内的建设要与滨水环境相协调。在166个湖泊保护名录基础上,将增补梦泽湖、小什湖、大什湖、都司湖、草湖、陶术湖、万家汊等湖泊进湖泊保护名录,新增湖泊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强力推进污水治理
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工程,确保沌口、东西湖、邾城3厂改扩建年内如期完成,着力推进南太子湖、汉西等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加快完善污水管网。继续推动湖泊截污工作,确保2017年底全市中心城区湖泊主要排口全面截污。
继续推进江滩建设
加快汉阳国博段、青山二期收尾验收,力争年内完成汉江沈家庙段江滩工程建设任务,完成硚口四期、汉阳三期等项目前期工作。
提升湖泊水质
按照“增Ⅱ类、扩Ⅲ类、转Ⅳ类、灭Ⅴ类”的思路,积极推进退垸还湖、退田还湖,全面清除围网养殖、推进临湖污染企业搬迁。综合整治南湖、汤逊湖、后官湖等重点湖泊。
推进东湖绿道二期建设
东湖绿道二期路基目前已贯通逾7成,3处还湖工程已完成抽水,正在进行清淤施工。湖町道全线将建起7座桥,让东湖水系在桥下贯通。目前已有2座桥基本成形,10月底全部完工。桃花岛上的绿道10月20日左右开始种树,绿化面积近8万平方米。
“海绵城市”建设紧锣密鼓
至2020年,武汉将形成“T轴—两环—多点—六楔”的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结构,实现武汉市20%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记者谷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