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新建成的江南泵站开始实战抽排。今年主汛期内,江南泵站等16个重点排水项目发挥效用,中心城区抽排能力提升50%
记者贾代腾飞摄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千百万年来,这条大河奔腾不息,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灿烂中华文明。
长江经济带横穿东中西,辐射南北方,面积占全国20%左右,人口比例占全国40%以上,构成一条独有的自然生态屏障。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在长江全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经济社会发展、长江文明传承创新中发挥着重要枢纽作用。共抓长江大保护,处理好长江与城市的关系,就是处理好武汉当前发展与未来长远发展的关系,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实现城市伟大梦想的战略支撑。
共抓长江大保护,是一种政治担当。“共抓长江大保护,武汉要在全国带个头”,长江大保护的武汉宣言掷地有声:率先行动,走在全国前列,力争为全流域做出样板,使长江武汉段成为世界大河治理最新成就的集中展示地,使武汉成为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典范。
共抓长江大保护,是一种文明责任。守护中华民族母亲河,就是守护中华文明赓续不息的源泉,就是守护人类文明根脉。
武汉庄严承诺:下最大决心、花最大力气,像保护生命、爱护眼睛一样,将长江大保护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确保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武汉市长江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随即成立,定期研究长江大保护的重大问题;召开全市长江大保护工作会,印发《武汉市推进共抓长江大保护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武汉上下一心,将长江大保护的共识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