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个小时创意变成作品
2017-10-28 07:11: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邓小龙通讯员陈冬力杨静宜)通过电脑设计和激光切割加工,半个小时不到就能把一张薄薄的木板变成立体的创意作品。10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名师实验室项目“卡魅实验室”落户江岸区育才行知小学。目前,“卡魅”课程已在该校五年级全面铺开,今后将逐步向三至六年级覆盖。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教室大小的空间内设置了20多个操作位,每个位子上都有一台电脑。实验室里隔出了一块独立的小空间,里面放着激光切割机。

实验室里,十几名学生坐在电脑前将心中的设想变成3D设计图,另外十几名学生有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切割木板,有的则正在将已切割好的素材拼装成凳子、收纳盒等创意作品。“以前很多创意只能停留在设计阶段,难以变成实物,或者制作需要很长时间。”五(6)班女生周奕辰拿着自己刚做好的存钱罐告诉记者,如今除了切割材料时有老师辅助外,外形设计、外观装饰以及拼装等均由她独立完成,整个过程不到半个小时,如果心中有成熟的想法,一节课甚至能完成两件作品。

“卡魅”的理念提出者、课程创始人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高云。他介绍,“卡魅”是将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和设备创造性地引入课堂,帮助每个学生释放创意并形成作品。与其他创客课程不同的是,卡魅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所想即所得”,即将电脑设计、激光切割加工技术、动手拼装及团队竞赛、探究精神等融为一体。从一张薄薄的木板到作品成型,学生可自主设计、切割并拼装完成。

育才行知小学校长晏莉表示,卡魅课程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思维训练和动手操作环境。目前,五年级各班每周都安排了1小时课程,兴趣浓的学生还专门成立了“卡魅社团”。今后,卡魅课程将逐步向三至六年级所有学生覆盖,学校还同步建有科学实验室、慧鱼活动室、木艺坊等功能室,配合开展创客教育。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