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翔宇通讯员蔡亮吴静姜岚熊琳周佩佩鲁迎)11月16日,“普法惠民市民体验团”成员跟随江岸区城管队员赶往现场,见证一场智慧执法。体验团还参观了“路长制”“文明施工”落实情况。
16日8时29分,城管队员康邓禹巡查至后湖五路兴业路口时,发现一井盖下陷,设置警示标识后,他用手机里的“智慧通”拍照并上传线索。此刻,在江岸区城管委指挥中心,平台上同步跳出该线索,指挥中心迅速通知该井盖权属部门市自来水公司,半小时内施工人员前往现场处置。体验团抵达时,现场已用路障围住,下陷井盖已卸至一旁,6名施工人员正在井口处准备安装新式井盖。安装好新井盖后,城管队员随即拍照回复指挥中心结案。从发现到完全解决,仅用时2个半小时。今年以来,通过江岸城管队员巡查发现、督办处置的道路病害井盖就有600多件。
随后体验团来到解放公园路和惠济二路路口,在这里的环卫站外墙上,公示着“路长”胡颂及成员单位队员的姓名电话、工作职责。见到“路长”胡颂时,他正联合工商、食药、环卫、市政维护多部门队员开展综合执法,摆顺乱停放的共享单车,检查是否有出店经营、食品质量安全、垃圾扬尘等问题并及时处置。江岸区“路长制”目前在沿江大道、解放公园路等10条试点道路挂牌运行,是通过党建引领、部门联动、信息公示的方式打造路段管理新模式。路段管理队员在路长的带领下“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通过成员单位综合管理解决路段问题、加强与沿线社区联系。路长全天候开机接受群众投诉,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点对点”高效服务市民。
在解放大道永清路口,体验团进入施工围挡后的8号线施工现场,地铁站地下部分施工完毕已在试运行,现场在进行路面平整工作,挖掘机正挖除破损路面的钢筋石块,下一步将填平地基恢复路面及绿化。“石块不会有泥土,此前地下施工有出土时,车辆出工地需过‘三道关’。”城管队员介绍,渣土车需经凹槽过水、轮胎冲洗、出口检查,确保车轮不带泥出场。
链接>>>
下期活动邀您体验国家安全法展览馆
链接>>>
下期活动邀您体验国家安全法展览馆
长江日报法治文化传播中心联合长江网,每周组织“普法惠民市民体验团”参观一个普法惠民项目。下期体验活动将于11月21日上午走进武昌中共中央五大会址纪念馆内的国家安全法展览馆,在游览展馆的同时,了解国家安全、反间谍等法律知识。
“长江公益律师团”微信公众号将第一时间发布“普法惠民市民体验团”活动预告,市民可在对话框输入“普法惠民市民体验团+体验项目+姓名+电话”,留下报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