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晟通讯员曾斯产启斗
长江日报记者近日持续调查发现,自2012年12月28日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以来,武汉地铁经过近5年的运营和发展,武汉市民乘坐地铁的习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与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密不可分。
综合武汉地铁运营公司的统计数据来看,武汉地铁周一早高峰和周五晚高峰最挤,每个周五地铁都最忙碌,今年6号线客流增长最迅猛,被称作“超级车站”的光谷广场站客流仍稳居首位,楚河汉街站则成为武汉市民早高峰出行的首选目的地。
2016年和2017年客流进︑出闸前几位车站
2017年6号线总客运量增五成
领跑中部、位列全国第七
实现机场、高铁、城铁与地铁间快速无缝换乘
2012年12月28日至今
开通运营6条线路
总里程达181公里
日均客运量
达270万乘次
日最高客运量
突破333万乘次
累计完成客运量
超过30亿乘次
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达到35%
承担过江客流38%
成为百姓日常出行的首选
为缓解交通拥堵、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发挥重要作用
光谷广场站
汉口火车站
武昌火车站
中山公园站
江汉路站(2号线)
楚河汉街站
街道口站
武汉火车站
金银潭站
客流长期占第一位进出闸数据都比第二名分别多出两三万人
热门站点
开通第一个月23.30万乘次/日
增长至
11月35.72万乘次/日
总客运量增加超过50%
老关村站客流增加最多
增幅达到400%
紧随其后
国博中心南站客流上涨300%
国博中心北站客流上涨150%
2号线江汉路站、1号线利济北路站客流分别下降7%
分析:与6号线开通后分流有一定关系,表明随着线网的加密,乘客出行路径更加多元
客流变化
今年截至11月上旬,光谷广场站日均进出闸人数相比去年,均下降三千余人
分析:两大因素造成这一变化
一站以内的距离乘客不再坐地铁改骑共享单车
新来汉上学的大学生对武汉还不够熟悉
预计:到年底随着节日的扎堆和大学生对城市熟悉程度加深,12月还会出现学生客流高峰,将继续推高光谷广场站的客流
进闸客流2016年第二位下降至2017年第四位
分析:6号线江汉路站开通后,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原本2号线江汉路站的客流
早高峰出站人数最多
2016年8800人上涨到2017年10500人
晚高峰进站人数上涨明显
2016年第四位上涨到2017年第二位,仅次于光谷广场站,人数仅相差800人
早高峰进站人数
2016年排第二2017年下滑到第四位
晚高峰出站人数
2016年第四位2017年跌出前五名
光谷广场站中南路站武昌火车站
分析:每天这三个车站充值金额最多,排队充值时间更长。尤其是武昌火车站,站厅相对较小,客流强度大,在此处排队舒适度相对较低
给武汉通充值要避开3个站
友情提醒
(排序在这些车站之间发生变化)
分析:机场线开通后,汉口北部居民有了更多选择,沿线居民会选择就近地铁站乘车,不再转车到金银潭站
制图职文胜